華夏時報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當前,銀行業淨息差跌至歷史低位,在資產定價不具備更多主動作爲空間的情況下,存款業務量價雙優是支撐貸款投放、拓寬增收空間、保障流動性安全的基石。”8月25日,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恆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發佈會上透露,下半年該行將重點優化負債結構,推動存款量價雙優。

王志恆提出,光大銀行要堅持“存款立行”的基本邏輯,穩住存款規模,降低存款成本,實現存款業務高質量發展,把存款“量價雙優”作爲重要負債策略,在經營策略考覈、資源配置等方面,都重點向拉動低成本的資金和產品方面傾斜。

資產質量整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光大銀行2023年半年度業績發佈會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爲765.20億元,同比下降2.47%;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爲240.72億元,同比增長3.32%。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爲1.30%,較上年末增加0.05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爲1.86%,較年初微升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8.56%,較上年末增加0.63個百分點。

對於不良抬頭,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在發佈會上回應稱:“從資產質量結構上看,不良資產的生成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費信貸以及房產領域,這與當前市場的整體狀況是相一致的。”

“上半年光大銀行不良生成額和不良生成率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有所上升。”楊兵兵說道。

在房地產方面,楊兵兵解釋道,自去年以來房地產領域各項處置政策相繼出臺,特別是近期也進一步調整優化了產業政策的指導方向。但市場與企業的經營恢復都需要一段時間,有一定滯後性,上半年相對風險較高的部分房企項目,出現了貸款資產質量的下行。

同時,楊兵兵介紹,在信用卡和消費信貸方面,主要是因當前國內需求仍然不足,部分地區和行業的居民收入有所下降,所以信用卡及消費信貸業務的資產質量還處在壓力區間,預計隨着經濟復甦,相關行業的風險水平將有所降低,同時,光大銀行也將加強風險管理,優化客戶結構;強化授信准入;對存量進行主動管理,提升上述領域資產質量。

光大銀行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穩妥有序把握好金融支持和風險化解的節奏和力度,對於存在的風險資產,會繼續加速減退。下半年,將持續做好投向結構的優化,強化行業研究、預警等前瞻性的管理能力提升,優化審批機制,加強特殊資產的經營能力。

在風險防控方面,王志恆介紹,光大銀行堅決遏制新增不良,深化授信行業研究,強化集中度管理,常態化開展大額授信客戶穿透式風險監測;鼓勵化解存量風險,強化重點領域風險管控,密切監測房地產、融資平臺等重點領域風險演化情況,創新處置手段,拓寬處置渠道,加大不良資產現金清收力度。

此外,王志恆提到,光大銀行深化特殊資產經營管理機制改革,推動專業化、平臺化、投行化建設;創新業務模式,從傳統“打折、打包、打官司”向“重組、重整、重構”延伸;持續構建特殊資產生態圈,從側重管理向經營管理並重轉型,不斷提升特資價值創造能力,加快存量風險化解。

“上半年我們通過覈銷轉讓處置不良貸款206億元,實現現金清收138.39億元,同比增長17.3%。通過收回已覈銷貸款和表外利息實現利潤貢獻54.4億元,同比增長32.9%。”王志恆表示。

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目標不變、力度不減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小微企業授信戶52.92萬戶、較年初增加3.31萬戶;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7813億元、較年初增加890億元。增速位列可比同業前列。

在監管部門多次提出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後,這一政策在2023年上半年到期。

光大銀行副行長曲亮在半年度業績發佈會上提到,今年6月,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退出,光大銀行一如既往,堅決貫徹落實相關決策部署,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經營風險這一主線,着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

“光大銀行會做好政策接續,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曲亮介紹。

具體而言,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後,這些小微企業可能面臨多樣化的資金接續需求。對此,該行堅持分類施策,制定小微企業的專屬金融服務方案,根據小微企業實際情況,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積極向各類小微企業主體提供資金接續服務,確保政策退出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目標不變、力度不減、質量不降。

曲亮補充道,對於經營正常的小微企業,光大銀行將主動對接其融資需求,並積極給予續貸支持;對於經營前景良好、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光大銀行將統籌運用展期、重組等方式繼續給予支持,幫助其渡過難關;對於無法持續經營、已歇業或停業的小微企業,光大銀行會依據市場化、法制化原則,穩妥有序做好相關工作。

同時,光大銀行優化信貸結構,積極推廣信用產品。曲亮稱,爲了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滿足小微企業信用類產品需求,該行通過老產品優化、新產品創新,初步實現了信用貸產品“新舊動能轉化”。

此外,光大銀行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優風控、升效率、拓服務”。該行利用大數據挖掘手段,構建企業數據共享機制,提供小微企業自動化審批全景客戶信息,依託場景數據,全面提升風險控制水平和服務能力;通過標準化數據處理流程的搭建,推出線上化普惠信貸產品,爲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線上化融資服務,有效提升貸款效率。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