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孫忠)國有大行半年報陸續開始登場。

25日亮相的交通銀行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交行(集團口徑,下同)資產總額達13.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3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460.39億元,同比增長4.51%。

在當日舉辦的業績發佈會上,交行行長劉珺表示,在經濟回穩向上關鍵階段,交行要發揮“頭雁”作用,真正擔當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交行要發揮金融的減震功能,而非是共振功能,充分發揮金融供給對需求的牽引作用,設計符合客戶更高要求的金融產品。

穩中有進 業績同比增4.51%

上半年,交行經營發展延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交行強實體、促消費、增投資、擴外貿多措並舉、精準發力,金融供給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截至報告期末,交行客戶貸款餘額達到7.8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6%。其中,境內行人民幣對公實質性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0.36%,增量超4200億元,爲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交行精準聚焦重點領域。報告期末,境內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涉農貸款增速分別達28.71%、31.10%、15.61%,均超過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7.64%,增幅較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高0.7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交行持續推進風險處置化解,穩妥應對新型風險趨勢,積極探索地方國企、房地產等領域市場化、法制化風險化解新路徑。報告期內,共處置不良貸款295.8億元,其中實質性清收177.2億元。截至報告期末,交行不良貸款率1.35%,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92.85%,較上年末提升12.17個百分點。

要做經濟的“穩定器”

劉珺表示,目前宏觀經濟出現的問題根源在需求側,這導致經濟復甦的軌跡與預期並不特別一致。這種環境中要求銀行進一步發揮專業性,認認真真結合宏觀經濟發展變化,把相應戰略做實。

劉珺表示,過去半年市場主體需求的變與不變都在變化,要從多個維度去把脈宏觀經濟。

首先,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根本成色。在房地產市場調整之時,一些新產業正逐漸進行替代。例如,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都在逐漸替代過去舊產能,這也爲金融業增長和結構轉型提供了良性的外部環境。

其次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動能沒有改變。劉珺表示,科技對產業革命性重塑的作用愈發凸顯。無論是CHATGPT、量子計算以及核聚變等方面的突破,在這些變化中均可以看到實體經濟科技含量在增加,要求圍繞着科技創新產生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將爲金融業提供新的機遇。

第三就是金融服務的高要求沒有變化。環境的變化要求銀行主動在動態空間調整金融供給能力。

劉珺表示,交行一定要發揮金融的減震功能,而非是共振功能。充分發揮金融供給對需求的牽引作用,不允許有任何的“模糊主義”和“差不多”;要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設計符合客戶更高要求的金融產品,在提升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契合度同時,來增加交行收入來源。

“下一步交行會堅持在風控方面做得更好,風險管理永遠是交行制勝的武器。”劉珺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