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8月25日,國芯科技(688262.SH)暴跌8.8%,收報28.61元/股,創下2023年以來新低。至此,4月以來,國芯科技市值接近腰斬,可謂慘痛。

消息面上,國芯科技半年業績遭自媒體關搶發,或涉信披違規。

1、自媒體搶發半年業績

據悉,一家名爲“萬全智策”的公衆號在8月24日下午發佈了“一圖讀懂國芯科技2023年半年報”的文章,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進行了詳細披露。

其中國芯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1億元,實現歸屬淨利潤-0.37億元,按應用領域劃分,邊緣計算和網絡通信實現營收1.11億元,佔比50.44%,公司在手訂單金額5.43億元。此外,國芯科技上半年研發費用1.1億元,研發人員數量294人。

然而,8月24日晚間,國芯科技的半年報才正式掛網。與公衆號此前披露的數據一致。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認爲,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應該在交易所官網首發,如果在其他渠道發佈,上市公司將構成信披違規。

據瞭解,國芯科技向媒體表示,公司未授權任何機構、個人對外發布公司上半年業績情況,任何信息都以上市公司公告爲準。

2、上市一年業績變臉

2022年1月6日,國芯科技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爲25.1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爲22.62億元。該公司最終募集資金淨額比原計劃多16.60億元。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實現超募,在資本市場盆滿鉢滿的公司,上市一年業績就變臉了。

2019-2021年,國芯科技業績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2.32億元、2.6億元、4.0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3114萬元、4574萬元、7020萬元。看起來極爲靚麗。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5.25億元、769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8.83%、9.55%。

但是,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2.21億元,同比增加5.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3735萬元。陷入虧損。

此外,公司核心業務芯片定製服務毛利非常詭異,不知是否有貓膩。

據公司招股書,公司芯片定製服務業務毛利率由2018年的49.01%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71.21%;而同期行業均值則表現爲從2018年的34.62%下降至2020年的30.64%。

奇怪的是,這項業務上市以前盈利水平“吊打”同行,上市以後卻像泄了氣的皮球。

公司上市後的2022年,芯片定製服務的毛利率降低到33.46%,與此前公司招股書披露的同行水平差不多。疑似“打回原形”。

3、股東“接力”減持

雖然上市時間不長,但該公司股東似乎等不及要減持。

今年1月6日,國芯科技1.31億股限售股解禁上市,佔公司總數的比例爲54.73%。之後1月21日,國芯科技就披露公告稱,公司股東西藏泰達、天創保鑫、天創華鑫、魏宏錕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不超10.68%的公司股份。

今年5月6日,國芯科技又披露公告稱,公司持股6.47%的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4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

5月13月,國芯科技披露稱,麒越基金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111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4.63%;此外,嘉信佳禾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32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