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佈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70億元,同比增長31.31%;歸母淨利潤達到11.54億元,同比增長32.52%。

軌交業務穩健發展,海內外市場持續向好。據公司2023年中報披露,公司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收入保持穩定,實現營業收入46.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7%。其中,軌道交通電氣裝備業務收入爲38.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3%。在

2023年6月發佈的自202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車輛採購招標公告中,公司市佔率保持穩定;同時公司配套主機廠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亞洲、

美洲等海外市場均有斬獲;城市軌道交通市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根據城軌牽引變流系統市場招投標等公開信息統計,公司2012年至2022年連續十一年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公司作爲國內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在軌交設備配套方面有着較爲領

先的市場地位,隨着疫情後貨運需求穩步發展和客運需求逐步復甦,軌交業務將持續向好。

響應“雙碳”戰略,新興裝備業務快速發展。據公司2023年中報披露,公司新型裝備產品收入實現強勁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

收入37.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13%。其中,功率放大產品、工業變流產品、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海工裝備和傳感產品

的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8.75%、187.26%、91.27%、101.94%和106.49%。公司功率半導體板塊產能提升,宜興二期芯片產線投片率超過設計產能,三期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同時市場拓展順利,

新能源車用器件已經實現了首次出口,並已批量交付給法雷奧集團。同時,公司加大傳感器板塊研發投入,自主車規級霍爾ASIC芯片即將具備量產條件。新能源乘用車電驅板塊,產能穩步提升,

實現了海外出口。工業變流板塊在新能源發電、冶金、礦山、船舶、空調等領域獲得了新的訂單。海工裝備板塊也取得了國內外

的新訂單,且實現了海上風電挖溝鋪纜設備的首單突破。隨着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公司新興裝備業務將迎來持續快速

發展。

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半年報披露,

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不斷擴大,2023年上半年金額達到8.1億元,同比增長16.33%。報告期內,公司共申請了168項研發成果,其中包括133項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和5項軟件著作權。公司完成了CR450項目的高速性能試驗,並基於PCU的換裝變流器幫助整車創造3項新的速度記錄。同時,公司完成了全電壓等級系列新一代IGBT芯片產品的開發,掌握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MOSFET芯片及SBD芯片的設計與製造技術,構建了全套特色先進碳化硅工藝技術的4英寸及6英寸兼容的專業碳化硅芯片製造平臺,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3年~2025年收入分別爲216.41億元、251.03億元、291.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8.23億元、32.4億元、35億元,給予6個月目標價48.8元,對應2023年24.5x市盈率,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研發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