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

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5.5%,降幅較1~6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累計利潤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呈現穩步回升態勢。其中,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7%,降幅較6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隨着經濟恢復向好,供求關係逐步改善,工業產銷銜接水平明顯提升,加之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共同推動工業企業營收改善。

數據顯示,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較6月份收窄1.9個百分點,營收改善有助於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恢復。

分企業類型來看,不同類型企業利潤均有改善。1~7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1~6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私營、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降幅分別收窄2.8、0.4個百分點,企業盈利持續好轉。

分行業來看,今年以來,裝備製造業發展動能積聚壯大,持續助推工業企業效益恢復。1~7月份,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7%,延續增長態勢,增速高於規上工業17.2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利潤佔規上工業的比重升至34.6%,較1~6月份、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3、5.9個百分點。

裝備製造業中,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家用空調等產品帶動,利潤增長33.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行業受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動車組等產品帶動,利潤增長30.4%;通用設備、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4.5%、12.4%,均保持較快增長。

受部分工業行業供求關係改善等因素推動,原材料製造業當月利潤降幅明顯收窄。7月份,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7.7%,降幅較6月份收窄29.6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改善。其中,鋼鐵、石油加工行業均由上年同期全行業淨虧損轉爲盈利,利潤同比增加288.0億元、177.5億元;有色冶煉行業利潤增長1.17倍,增速明顯加快。

此外,電氣水行業利潤增長加快。1~7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38.0%,增速較1~6月份加快3.9個百分點。隨着迎峯度夏電力保供持續發力,發電量增長加快,電力行業利潤增長51.2%,增速較1~6月份加快4.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爲85.15元,同比減少0.55元,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有利於企業擴大盈利空間。孫曉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中下游行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減輕,工業企業單位成本總體改善。

孫曉強調,下一步,要繼續精準有力實施宏觀政策,着力擴大有效需求,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關於下階段工業利潤走勢,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分析,受益於逆週期政策加力,國內需求總體有望呈現恢復態勢,加上企業短期去庫存但已步入尾聲階段,有望對下半年企業利潤形成支撐。但未來房地產恢復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加上民企投資信心有待提振、外需趨弱拖累出口,以及政策大概率不強刺激,預計本輪企業盈利修復彈性或偏弱。

近段時間以來,工業穩增長政策不斷加力。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11個部門,研究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四個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於25日正式對外發布。

8月初,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將通過一批重點舉措,鞏固拓展輕工業穩增長良好態勢,力爭明年年底前,規模以上輕工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25萬億元。

接下來,工信部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加強工作協同,強化服務指導,切實抓好工作方案的組織實施。《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促進鋰等重點資源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細化文件也正在研究制定,後續有望加快出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