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7日晚抵達北京,開啓爲期4天的訪華行程。她也成爲自6月以來第四位訪問中國的美國政府高官。與此前來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和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相比,雷蒙多管理的部門,涉及中美利益交融最密切的經貿領域,以及中美關係焦點問題之一的技術出口管制,因此雷蒙多這次中國之行尤其受到國際關注。包括美國媒體在內的許多國際媒體都對此次訪問表示期待。彭博社認爲,“在最近訪問中國的拜登政府官員中,雷蒙多此訪被認爲最有可能緩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不過,美國國內仍然充斥着反華的氛圍,美國會多名議員在雷蒙多行前致函警告勿與中國協商出口管制政策。對此,多名中國學者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保持中美之間穩定的經貿關係不僅對雙方,而且對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在這方面需要的是切實的行動,而不僅僅是言辭。中國專家強調,雙方能否就放鬆對華技術出口管制方面達成一些建設性成果,將是對美國誠意的考驗。

“都期待穩定經濟關係”

北京時間27日晚,雷蒙多乘機抵達北京。美聯社稱,她此次訪華將訪問北京和上海,與中國政府官員和在華美企進行會談。報道稱,這是最近一系列美國高官訪華的最新一次,旨在阻止世界兩大經濟體關係下滑的趨勢。

與此前布林肯、耶倫等訪華“經中美雙方商定”不一樣,中方宣佈雷蒙多此次訪華是“應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邀請”。對此次訪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中方將就關切的經貿問題向美方表明立場,同時期待與美方就化解經貿分歧、推進務實合作進行深入討論。

“中美都期待穩定經濟關係”,法新社稱,近幾個月美國派出多名高官訪華,以緩解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已跌至數十年來最糟糕的水平,尤其是美對華貿易和技術限制是雙方關係最重要的分歧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在對華關係中,雷蒙多在許多領域發揮着關鍵作用。商務部幫助制定美國的全球貿易政策,負責支持美國在海外的企業,並管理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報道稱,拜登政府是否願意放鬆對北京的制裁還有待觀察,但美國商務部在公佈雷蒙多訪華消息前宣佈將27家中國企業從“未經驗證清單”中移除的公告表明,華盛頓至少在爲有益的對話創造條件。中國商務部對這一決定也表示歡迎。

彭博社稱,雖然中美關係依然緊張,但雷蒙多此行有望獲得成功,因爲“雙方經濟近期都遭遇困境,彼此都對改善關係感興趣”。報道稱,雖然不能指望太多,但“雷蒙多或許是最有希望切實改善美對華關係的一位”。

“與以往美方高官訪華前往往會採取一些對華施壓措施不同,美方在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前取消了對27家中國公司的制裁,是往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小步。”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在多個方面對華施壓,試圖與中國進行“脫鉤”,結果卻讓美國付出沉重代價,美國商界希望拜登政府能夠在確保美國在華商業利益方面有所作爲,這是美國示好中國的基本原因。此次雷蒙多來訪,關鍵要看中美雙方能否就經貿關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達成控制和化解的意願,以及美方能否在隨後的行動中表現出合作的誠意。

美想搞“對華平衡術”

對雷蒙多訪華,國際媒體尤其關注。“美國商務部長訪華,世界抱有期待”,《韓民族新聞》27日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抵達北京,並準備與中方就各種貿易問題展開磋商。雖然中美在外交和安保等領域對抗激烈,但在經濟領域則是持續維持對話和合作。在雷蒙多訪華前,美國商務部於21日將部分中國企業挪出黑名單,其中就包括與鋰電池相關的化工企業和傳感器製造商。有分析認爲,美方此舉並非心血來潮,而是一種“有意圖的禮物”。韓聯社稱,美國國務院日前還宣稱要將韓國和臺灣地區的半導體企業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延長1年,這一決定或將於10月正式公佈。

“雷蒙多此次訪華可能是對拜登政府能否實現促進與中國經貿關係和爲國家安全而限制某些貿易之間平衡的最大考驗”,《紐約時報》稱,雷蒙多訪華肩負着兩項看似矛盾的任務:一方面增強美國的對華商業關係,另一方面實施一些近年來最嚴厲的對華貿易限制措施。報道稱,傳統上,美國商務部長是美國商界在國內外促進貿易的最重要捍衛者,促進美國公司同中國建立起廣泛的聯繫。近年來,雖管中國仍然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夥伴,但美國官員越來越把中國視爲安全威脅,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這激起中國的憤怒,成爲中美摩擦的根源之一。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中美雙方的關係依然在低谷,雖然美國做了一點點姿態,但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善意或顯示誠意。我們需要看雷蒙多訪華期間,美方在糾正從特朗普時期開始的錯誤貿易政策方面有沒有進展,在對中國科技企業無端打壓方面、在對技術出口的無端限制方面能否表現出一點誠意。如果美方企圖繼續搞兩面手法或所謂“平衡術”,中美關係在未來可能遇到更大的麻煩。

美技術出口管制成爲焦點

彭博社稱,雷蒙多此次訪華計劃成立一個商業問題工作小組和一個商討有關美中技術出口管制的工作小組。對此,美國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等多名議員日前聯名致函雷蒙多,警告她不要在訪華期間針對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與北京進行協商。信中稱,“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不應該拿來談判,這是無須多言的。中國應該知道美國今後將會有更多的出口管制,而非更少。”

雷蒙多訪華的當天,恰好也是《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到期的日子。美國國務院23日表示,美國正在尋求將《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短暫延期6個月,同時與北京就“修改和加強”協定的條款進行談判。日本《日經亞洲》網站26日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教授日前撰寫了一封致美國總統拜登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公開信,要求美國儘快與中國續簽這一協定,該公開信一週內就徵集到了1000多名科學家的簽名。公開信稱,“此信獲得支持的速度以及簽署人的傑出程度都反映出對延長這一協定的支持力度。”“美國應該續簽該協定,不是因爲中國想續簽,而是因爲這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中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雷蒙多在訪華期間可能會重申美國不願與中國“脫鉤”,但這種話美方已說過很多次了,“關鍵是看美方做了什麼實際努力,而不是說了什麼”。他說,雷蒙多訪華的焦點可能將集中在美國限制高科技出口的問題上。“我們有興趣觀察在這方面是否會有建設性的對話,因爲它可以爲雙方處理其他經貿問題奠定基礎。”

呂祥稱,中方對建立穩定的、建設性的中美關係的意願從來沒有變過,但是我們也通過一些行動和政策向美國表明,中國對美國的錯誤政策不會無期限地容忍下去。他說,美國對華的貿易政策、技術限制政策,乃至對中國企業的一些特別限制措施,都是通過商務部來實施的。雷蒙多此次訪華將遭遇一場“硬碰硬的磋商”。

[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韓國特約記者 蕭達 陶短房 林森 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柳玉鵬 陳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