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21萬元/平方米的價格不算貴。這種豪宅產品其實已經比較稀缺了,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很少有拿出來賣的。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

上海豪宅市場仍保持着投資熱度。

8月28日,淘寶阿里拍賣平臺信息顯示,上海浦東新區銀柳路385弄15號全幢住宅房(華洲君庭小區別墅),以2.85億元成交。該幢房產爲花園式住宅,所有權來源買賣,竣工於2009年,建築面積爲1300.8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470.73平方米),約合成交單價21.95萬元/平方米。

競價結果確認書顯示,經過30輪出價最終由用戶姓名裘慧明以最高應價勝出。成交價2.85億元,相當於在起拍價2.21億元基礎上,加價6400萬元;而距離3.16億元評估價,仍相當於打了9折。這是華洲君庭小區裏別墅第二次司法拍賣,是上海法拍第三高價住宅。

此前的2021年9月,同樣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銀柳路385弄的1號全幢房屋,建築面積1401.1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528.61平方米),被上海捷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破產管理人拍賣,成交價3.1501億元,成交價約22.48萬元/平方米,創中國司法網絡拍賣單套住宅成交價之最。

據記者多方覈實,此次買家裘慧明爲知名量化私募上海明汯投資創始人、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裘慧明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碩士,復旦大學物理學學士,投資經驗超過20年,歷任全球知名對沖基金千禧年基金經理,HAP Capital資深基金經理,還曾供職於全球知名的投資銀行,瑞士信貸投資銀行、德意志銀行的自營量化交易部門擔任基金經理。

2014年,裘慧明創立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爲國內首家管理規模突破500億元的量化私募管理人,投研團隊均來自海外常春藤名校以及國內頂尖名校。

幾個月前他對媒體表示,“考慮到今年市場復甦情況,我們是謹慎樂觀的。到現在爲止,確實也是這樣的,中證500指數漲了9%多一點。我們覺得下行的風險比較小,但對上行的空間也不是有非常高的預期。對我們來講,只要是正常的市場表現就夠了。”

上海浦東新區銀柳路385弄所在小區爲華洲君庭小區,開發商是上海華洲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該小區共有21套獨棟別墅,平均每套別墅佔地達5畝,單棟面積在1300~1400平方米間。

此次被拍賣的15號全幢住宅房,業主爲徐某某(女士),該房產已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查封,還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寧波市勤州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等法院輪候查封。

抵押權人爲交通銀行上海浦東分行(債權數額8100萬元)、上海市再擔保有限公司(債權數額8000萬元)。此次拍賣爲交通銀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債權。

其物業管理費標準14.78元/月/平方米,自2020年2月1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欠物業管理費91萬元左右。已知公用事業費欠繳情況:2023年6月1日查詢:水費欠費72.9元、電費欠費7427.06元、沒有燃氣欠費憑證;由於時間延長,欠費時間相應增加,以實際繳納欠費爲準。

“21萬元/平方米的價格不算貴。這種豪宅產品其實已經比較稀缺了,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很少有拿出來賣的。這種產品一般都是在高淨值客羣裏面流轉,成爲一種替代物或者象徵。上海的豪宅市場一直比較穩定,雖然市場不好,交易縮量,但價格下跌相對有限。”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

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表示,上海該處核心資產的拍賣,證明儘管7~8月上海樓市整體表現不太好,但豪宅的投資熱度仍在。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活力還是比較強的,尤其是對於高淨值人羣而言,仍然有很多投資保值增值的需求。特別是在當前救市政策逐漸明朗趨勢下,這些高淨值人羣開始瞄準核心資產進行投資佈局。雖然這些仍屬於個案,不能代表整體行情,但有利於引導市場向正面利好發展。

在這波市場行情中,一線城市豪宅市場所表現出的保值能力更強些。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一手千萬豪宅成交量達2291宗,已達到2022年全年水平的69%,接近2021年的92%。

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 27636 套,同比增長39.6%,其中上半年北京單價超過10萬元的豪宅成交 1886 套,達到了過去十年最高值。

私募基金大佬更傾向於悶聲發大財,斥資買豪宅並不稀奇。此前4月份,曾有媒體報道某基金經理出手購買上海翠湖四期大平層豪宅,單價接近44萬元/平方米,總價值1.7億元。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