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復星旅遊文化集團公佈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期內,旅遊運營的營業額錄得約人民幣94.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29%;收入同比增長38.7%至人民幣89億元;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92.4%至人民幣23億元;經營利潤達13.5億元,同比增長371.9%;歸屬於股東之盈利爲4.7億元,較2022同期實現扭虧爲盈。

復星旅文於2023年對旗下業務板塊進行重新劃分,從原先的“度假村及酒店”、“旅遊目的地”以及“基於度假場景的服務及解決方案”調整爲“Club Med及其他”、“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資產管理中心”和“復遊會及相關業務”四大業務板塊。原“復遊城”品牌下的太倉、麗江兩大項目納入“度假資產管理中心”業務板塊。

集團戰略性退出愛必儂的景區和委託管理業務,目前僅剩自持的愛必儂麗江和三亞公寓項目。2023年5月,集團與高盛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出售Casa Cook和Cook’s Club品牌及海外業務,旨在優化旗下業務組合,集中資源聚焦集團核心業務的發展。

2023年4月,集團完成出售一家土耳其度假村,該交易帶來現金流淨額人民幣240.1百萬元,出售淨收益爲人民幣219.4百萬元。 在財報中,復星旅文表示於2023年上半年,在高通脹環境下,集團繼續嚴格管理成本

2023年上半年,主要受益於歐非中東及主要來自法國、巴西、英國、比利時和以色列的客戶推動山地業務大幅增長,Club Med業績創新高,實現營業額人民幣79.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32.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6%。

於亞太地區,儘管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額僅爲2019年同期的92.7%,但2023年上半年營業額與2019年同期的差距較2022年上半年與2019年同期的差距大幅收窄。 另一方面,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額較2022年同期增長247.0%。

此外升級復星旅文的核心戰略方針。2023年下半年,集團計劃新開設4家度假村,包括位於中國的地中海白日方舟·南京仙林度假村與太倉度假村、日本北海道的Kiroro Grand度假村及法國的La Rosière Exclusive Collection Suite度假村。自2023年初至2025年末,集團計劃新開設17家度假村或場所。於2025年前,連同新開業及翻新(部分被關閉過時度假村抵銷),集團預期全年容量將較2022年增加逾20%。

復星旅文副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兼Club Med總裁Henri Giscard d’Estaing表示:“繼歐非中東和美洲市場於2022年強勁復甦後,亞太地區緊隨其後,全球旅遊業正加速回暖。”

2023年上半年,三亞亞特蘭蒂斯實現營業額人民幣8.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82.2%。客房平均每日房價2,408.3元,平均入住率爲86.2%,較去年同期增加40.1個百分點。到訪客戶較2022年同期的153.5萬人次增加至317.8萬人次。

度假資產管理中心方面,截至6月30日,太倉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已售物業191套,銷售貨值爲人民幣4.8億元。麗江地中海國際度假區營業額突破人民幣39.6百萬元,同比增長122%,到訪人次約6.4萬人,同比增長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