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劉頌輝    每經編輯 陳夢妤    

8月28日晚間,綠地控股(SH600606,股價3.02元,市值424.44億元)發佈半年報。

上半年,綠地控股實現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633億元,回款571億元,住宅佔比47%,商辦佔比53%;合同銷售面積中,住宅佔比58%,商辦佔比42%。

對於這份來之不易的財報,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上半年,面對持續困難的外部環境,綠地控股總體實現平穩發展,主要成本持續下降,現金流持續爲正,負債率再次實現雙降,有息負債餘額不斷下降。

從業績數據來看,綠地控股維持較大的業務規模。截至上半年末,綠地控股的房地產總土儲面積1.46億平方米,基建產業在手訂單總金額達到9670億元。但債務總額方面仍處於較高水平。

降負債,已成爲綠地控股破局求生的方向之一。

負債總額1.03萬億

上半年內,綠地控股實現營業總收入1742億元,利潤總額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億元。房地產業保持穩健,營業收入722億元;基建產業保持較大體量,營業收入809億元。

公司總資產11996億元,同比回落12%;淨資產931億元,同比上升近3%;整體平均融資成本5.69%,保持低位;營業成本1559億元,同比減少225億元,減幅13%;銷售費用22億元,同比減少11億元,減幅爲33%;管理費用43億元,同比減少7億元,減幅15%。

在房地產行業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觀的背景下,綠地控股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連續7年爲正。截至報告期末,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達到571億元,資產負債率及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下降1.87個百分點和2.46個百分點。有息負債餘額降至2145億元,較上年末再降30億元,自“三條紅線”監管政策出臺以來已累計壓降1737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綠地控股的負債總額約減少1700億元,至1.03萬億元。

按照地區來分析綠地控股的營收情況,華東地區佔比最大,爲716.8億元,同比2022年減少5.22%。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華東,其他各個地區的營收收入均有所下滑,西南地區下滑幅度最大,達到34.92%,爲225.85億元。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促銷回籠資金等因素影響,綠地控股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26個百分點,爲10.5%。

確保房地產交付任務

在張玉良看來,公司的核心產業仍有空間,未來業績有保障,房地產總土儲1.46億平方米,基建產業在手訂單總金額達到9670億元,確保了未來房地產主業業績支撐。

今年第二季度,綠地控股完成銷售金額360億元,回款311億元,環比分別實現32%和20%的增長,濟南、吳江、長沙等地的一批重點項目實現較好銷售業績。

其中,大宗物業銷售金額約181億元,上海、成都、濟南等地的超高層項目均實現大單去化。

公司聚焦一批規模大、影響大的項目,加快項目收尾及交付。第二季度交付902萬平方米,環比增幅超4倍;其中6月單月交付面積617萬平方米,環比增幅超3倍;上半年,整體交付面積112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交付總套數約10萬套。

上半年,綠地控股在基建業務方面實現營業收入809億元,累計新籤合同金額1641億元,其中二季度新籤合同金額944億元,環比增長36%。金融產業方面,上半年共完成利潤總額7.6億元。

張玉良表示,下半年,綠地控股的房地產業務將辦好“三件大事”:一是保交付、保民生,確保完成全年交付任務;二是打造創新產品,打造綠色低碳的創新產品;三是服務城市功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