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近日,202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夏季高峯會在深圳開幕,奧比中光董事長兼CEO黃源浩受邀出席;在“AI的潛力與邊界”論壇上,黃源浩與多位行業嘉賓共話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機器人

黃源浩表示,“以GPT爲代表的生成式AI正在將人工智能產業帶到一個新的高度,而機器人行業大概率會成爲人工智能產業的最大載體。”在此過程中,不同於手機、汽車等行業,機器人行業需要中臺的支撐以實現躍升式發展;有20多年3D視覺技術研發積累的奧比中光希望能夠搭建機器人視覺產業技術中臺,爲千億機器人市場提供“機器人之眼”。

黃源浩認爲,“大模型的出現將影響許多行業,但它對機器人行業的影響是最大的。大模型將極大地提高機器人的視覺能力,包括建圖、定位、導航等,讓機器人的手、眼、腦之間的配合越來越好。”奧比中光持續聚焦於打造“機器人之眼”,“我們企業做了10多年,核心團隊的研發經驗有20多年。奧比中光不做機器人本體品牌,但我們要爲全球機器人企業提供最強的視覺技術和產品。目前,奧比中光在國內服務機器人3D視覺傳感器領域的市佔率超過70%。”黃源浩說道。

隨着技術不斷發展,黃源浩認爲,未來,邊緣端具身智能機器人,能夠跟人一樣聰明,在感知、計算等多個方面擁有更強的能力。不過,黃源浩表示,要讓機器人高度智能化,成爲綜合型服務機器人,短期內還難以實現。“我們看到的很多送餐、引導類的服務機器人,還難以實現特別好的人機交互;但未來大模型與之結合後,這些機器人可以先在細分的商用場景中率先升級進化。”

針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科技倫理問題,黃源浩從雲端、邊緣端兩個維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雲端,未來可能出現的雲端“AI大腦”只要算力足夠大、數據足夠多,就有可能給人類社會秩序帶來挑戰。爲此,應該提前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限制AI的使用,在技術最底層設置好“AI大腦”的應用邊界。在邊緣端,讓AI機器人聚焦在某個專業方向,比如在車間、產線從事相關工作,專注提高生產效率服務的目標,就能夠讓AI應用相對更加安全。

黃源浩表示,未來,奧比中光將紮根深圳這一創新之城,持續深耕機器人視覺感知技術與產業應用,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拓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應用能力與邊界。(陳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