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民政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有關工作部署,8月28日,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期協)與禮縣人民政府簽署結對幫扶協議,並聯合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部分行業機構在禮縣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活動期間,召開了中期協定點幫扶禮縣工作會議,舉行了禮縣2023年蘋果縣域覆蓋“保險+期貨”項目啓動儀式,中期協、永安期貨、海通期貨與禮縣人民政府簽署了“保險+期貨”項目資金捐贈協議,永安期貨、海通期貨、浙商期貨、財信期貨、新世紀期貨、人保財險禮縣支公司簽署了項目六方協議,並走進田間地頭、走訪農戶農企考察“保險+期貨”項目實施情況和效果。中期協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副祕書長冉麗,甘肅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玉寶,鄭州商品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曉明,禮縣委副書記周定堂、馬亞同,縣領導張春暉、陶仲軍,以及來自禮縣政府相關部門、人保財險甘肅省分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定點幫扶活動,幫扶活動由禮縣委副書記馬亞同主持。

一、促進鄉村振興的“期貨方案”和“期貨力量”

中期協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表示,自2020年起,中期協攜手行業跟禮縣已建立了精準幫扶關係,在助力禮縣實現高質量脫貧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本次簽約是雙方結對幫扶關係的進一步深化,是中期協和行業服務國之大者的生動案例,也是期貨行業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實踐。安青松指出,《期貨和衍生品法》賦予期貨市場“引導國內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使命,期貨行業爲農業現代化服務,既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行業應有的擔當,

“保險+期貨”是期貨行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抓手。

在中國證監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期貨行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踊躍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三農”發展戰略,貢獻期貨智慧和力量,取得顯著工作成效。數據顯示,自2016以來,行業已有148家公司參與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中來,基本實現了行業全覆蓋。行業累計與702個鄉村振興地簽署了1559份結對幫扶協議,投入幫扶資金達23.41億元,通過期貨專業幫扶、產業幫扶、消費幫扶、人才幫扶、就業幫扶等多樣化幫扶舉措助力幫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特別是在期貨專業幫扶方面,創新推出利用市場化機制化解農業市場風險的“保險+期貨”中國特色金融支農模式,爲生豬、玉米、蘋果、天然橡膠等18個涉農品種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累計保障農產品價值1346.04億元。項目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224個縣(包括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點縣502個),直接惠及農戶538.7萬戶次。項目總保費67.2億元,期貨行業支持24.81億元,農戶自繳保費20.44億元、獲得賠付44.93億元,自繳保費賠付率219.81%,在保障農民收入、服務初級農產品保供穩價、助力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二、蘋果“保險+期貨”助力禮縣高質量發展

禮縣委副書記周定堂在講話中指出,中期協和期貨行業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禮縣發展,提出了以蘋果“保險+期貨”專業幫扶爲抓手的幫扶思路。2020年,捐贈禮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資金212萬元,鼎力幫助禮縣脫貧事業。此次結對幫扶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充分發揮期貨專業優勢,立足禮縣資源稟賦,緊密結合禮縣產業基礎和幫扶需求,注重“輸血”效果、增強“造血”功能,強化專業幫扶、聚焦產業幫扶、注重人才幫扶、加大消費幫扶、拓展多元幫扶,進一步助力禮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周定堂表示,禮縣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協調服務和項目宣傳工作。

鄭商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曉明指出,蘋果期貨於2017年上市後,爲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脫貧攻堅戰略,服務林果類作物農戶風險保障需求,在蘋果期貨上市後第二年鄭商所就開展了蘋果“保險+期貨”項目。2020-2022年,鄭商所連續3年支持禮縣開展蘋果“保險+期貨”,累計投入資金300萬元,總保障金額約9092.28萬元,產生賠付467.54萬元,總賠付率爲101.31%,切實爲禮縣蘋果產業發展與果農穩收增收做出貢獻。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是全國32個優質水果生產基地縣、60個優質蘋果生產重點縣和全省5個優質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了沿西漢水上游兩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蘋果林帶,覆蓋14個鄉鎮、234個行政村、5.5萬戶、24.7萬人。自2020年以來,禮縣已連續3年實施蘋果“保險+期貨”項目,累計爲1043戶果農及合作社種植的3.92萬畝蘋果承擔風險保障,共計投入保費資金2085.92萬元,理賠賠款1750.54萬元,通過賠款戶均收入增加1.68萬元,取得了農戶及相關方的高度關注及認可,有力促進了禮縣蘋果產業高效發展。

即將啓動的禮縣2023年蘋果“保險+期貨”項目,服務對象爲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的蘋果種植戶,根據“願保盡保”原則,預計覆蓋禮縣7個鄉鎮約2000戶蘋果種植戶,覆蓋種植面積約23237畝。禮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本次項目申請工作,給與了項目資金支持448.5萬元,約佔總保費的32.04%。鄭商所支持資金500萬,爲3.72萬噸蘋果現貨提供保障。禮縣作爲中期協定點幫扶縣,中期協支持資金50萬元作爲項目保費補貼,共同促進項目發展。

三、探索形成期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服務體系

證監會辦公廳幫扶辦處長吳集武在致辭中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後,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證監會黨委將鄉村振興始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反覆強調幫扶工作不能鬆勁,堅決摒棄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必須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不摘”重要指示精神爲指導,持之以恆抓好各項責任落實。吳集武表示,期貨行業已經成爲資本市場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和重要力量。通過本次簽約,中期協攜手期貨行業可以更充分地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更便捷地將以往幫扶工作經驗應用於禮縣的鄉村振興實踐,更好地幫助禮縣將蘋果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不斷夯實禮縣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安青松指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基礎是農業振興。經過多年實踐,立足期貨基本功能,行業逐步探索形成期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服務體系。一是通過發現價格爲農業經營者提供價格信號,引導農業資源配置和生產活動,能實現削峯填谷、保障供應,爲“穩價”提供了基礎。二是通過管理風險功能提供解決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方案,爲農民穩收增收。“保險+期貨”、“訂單+期貨”就是幫助農民把市場產生的風險通過市場機制有效化解,形成農業生產、鄉村振興的激勵機制。三是通過期貨標準化體系促進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助力實現穩鏈強鏈補鏈延鏈,支持打造農產品產業集羣,推動初級產品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安青松表示,下一步,中期協將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以期貨專業幫扶爲抓手,聯合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持續推動和支持禮縣 “保險+期貨”項目增量擴面、提質增效,積極探索在禮縣實施“訂單+期貨”、基差貿易等多樣化期貨服務,利用行業資源優勢推動發達地區與禮縣的產業合作與幫扶項目對接,切實推動蘋果產業穩鏈強鏈補鏈延鏈,做好“小蘋果”的“大文章”,帶動其他特色農產品形成經濟支柱。同時,中期協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凝聚行業合力,引導更多幫扶資源向禮縣傾斜,聚焦產業幫扶、注重人才幫扶、加大消費幫扶,結合雙方實際有針對性地拓展就業、教育、健康、養老等多樣化幫扶,爲禮縣加快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持續貢獻期貨力量。

爲進一步加深相關主體對“保險+期貨”的理解與認知,更好地保障2023年禮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順利推進,本次幫扶活動專門組織了“保險+期貨”專業知識培訓,禮縣金融辦、農業農村局、扶貧辦等相關政府部門人員,各鄉鎮幹部、農戶代表,蘋果相關企業、合作社代表等80餘人參加培訓。會議期間,中期協組織召開了第五屆理事會社會責任專業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