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美國商務部長訪華,中美經貿關係將釋放怎樣的信號?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 上海報道

中美商務部長會談 兩國宣佈成立工作組

8月2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京與來訪的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舉行會談,就中美經貿關係和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理性、坦誠、建設性的溝通。雙方深入交談近4個半小時,宣佈在中美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中美副部長級和司局級的政府官員組成,並有企業代表參加,以尋求解決具體商業問題的辦法。此外,雙方還啓動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

怎麼理解中美雙方這次達成的成果?這爲中美穩定經貿關係注入了什麼動力?我們來聽聽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的解讀。

中美雙方達成重要進展

王勇:中美兩國的商務部長舉行了這樣一個正式會談,達成了一些共識,這對於中美兩國當下和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關係、穩定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個達成的共識,要建立中美雙方一個副部長級的工作小組。工作組是副部長級領導,同時包括司局長,還有兩國工商界人士來參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小組。在當前的氣氛之下,組建工作小組應該說一個很重要的進展,因爲中美雙方這個共同的利益很多。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在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後,拜登2021年上臺以來,中美之間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沒有建立一個專門的工作機制、對話機制。中美雙方也積累了大量的問題,特別是美國方面,對於中國的企業加強出口的管制,對於投資進行制約進行打壓,積累了很多問題。

美國方面認爲他們在中國的市場準入、投資和貿易方面也都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雙方沒有一個固定的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來回應彼此的關切。達成這樣一個協議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進展。同時還有一個共識,中美兩國的商務部長要進行年度的見面,至少每年要見一次,這是非常好的。

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可減少負面影響

王勇:另外一個引起大家關注的進展,就是中美之間要建立一個出口管制信息交換機制。當前,中美雙方實際上都在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做了一些動作,特別是美國方面,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加強出口管制,使得中國的企業獲得美國的科學技術、產品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礙。美國企業對於美國政府加強出口管制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認爲管制得太緊了,然後有可能使得他們未來丟掉中國市場的份額。

實際上利用這個機制,中美之間也可以就相互出口管制的關切進行對話,也能夠解決一些問題,力爭使出口管制機制,造成比較少的傷害,特別是對於中美當前相互的經貿合作,去儘量減少出口管制的負面影響。以上,我覺得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積極的進展。

中方就多個問題表達嚴重關切

王文濤重點就美國對華301關稅、半導體政策、雙向投資制約、歧視性補貼、制裁中國企業等表達嚴正關切。王文濤表示,泛化國家安全不利於正常經貿往來,實施單邊、保護主義措施不符合市場規則和公平競爭原則,只會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美國屢屢在重要經濟領域對華遏制是什麼目的?美方這些單邊制裁措施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穩定造成什麼影響?我們來連線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

謹慎看待美國商務部長訪華成果

呂祥:我們知道,中美關係出現障礙,這裏面主要的問題,特別是涉及貿易、投資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事項,都是由商務部管轄的,所以從美國商務部長訪華的結果可以看出,美國是否有意願真正解決雙方矛盾,是否真正願意糾正從上屆政府開始執行的一系列錯誤對華政策。所以,這一次訪華是較爲重要的,是最近幾個月來美國高官系列訪華的階段性總結。 

從目前的成果看,截止到今天,美國對華還沒有糾正。在中方的幾個重要關注點,比如涉及“301關稅”,半導體的技術制約、出口管制、投資制約、歧視性的補貼和對中國企業的一系列制裁方面,我們還沒有看到美國的具體改正措施。所以,我們還是要謹慎地看待這次商務部長訪華的成果。

中美合作遭受阻撓將對世界經濟損害巨大

呂祥:首先看我們中方的態度。目前,世界經濟面臨着衰退,甚至是一場大危機。當世界面臨共同危機的時候,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不願意看到世界經濟遭受進一步的摧殘,所以我們在反制美國方面始終是非常謹慎的。

其實美國有一個誤解。美國在竭力製造一種輿論,認爲中國經濟正在遭受挑戰,所以有求於美國,進而“不敢”對美實施反制。事實是,中國之所以剋制,一方面是給美國以改正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們是不希望對全球產業鏈造成進一步衝擊。美國對“小院高牆”政策的一個辯解是,他們針對中國的制約部分是很小的。但假如我們把全球產業鏈比喻爲一條鐵路,而美國是在鐵路中間炸燬了幾米,他說這個幾米相對於全線來說是很小的,但事實上炸斷幾米後這個鐵路、這個產業鏈就不通了。 

所以,現在美方的“小院高牆”,不管它多小,它實際上恰恰是在產業鏈的關鍵部分,對中美之間的經濟合作進行了阻撓。中美作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這種阻撓對全球經濟的損害是巨大的。 

在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困難的時候,美國真的能獨善其身嗎?我認爲在美國國內,諸如耶倫、雷蒙多這些人都懂得,即便是“小院高牆”,對美國自身經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但是美國的國安機制制約了他們在務實領域做出理性決策的能力。美國商務部理應是代表美國商界利益的政府部門,但由於“國家安全”概念的濫用,商務部執行的大量政策在損害其他國家的同時,也在損害美國自身商業利益。

中美關係是否有所緩和?

在雷蒙多訪華前夕,美國商務部突然宣佈將27箇中國實體從未經驗證的名單中剔除,不再製約其向美國企業購買產品。此外,中美還批准把兩國之間的客運航班數量增加一倍。

中美改善經貿關係的前景如何?中美關係是否進入新的“窗口期”?我們來聽聽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其勝的解讀。

兩個結構性問題制約中美經貿關係

吳其勝:商務部長訪華確實是改善關係雙邊經貿關係的一個信號,但是不能過分解讀。它把一批中國企業從未驗證的實際清單中移除,是一種姿態,也是訪華之前釋放的一個信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中美之間的關係。

但是我想未來還有兩個結構性的問題,制約了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一個是美國的國內政治問題,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上臺之後都把重振製造業和回應美國藍領工人的訴求作爲一個優先的政治目標。所以,民主黨政府或者共和黨政府,在上臺之後都會採取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包括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

另外一個結構性的壓力是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就是地緣政治上的矛盾。因爲美國的兩黨都視中國爲主要的外部安全威脅和戰略競爭對手。這反映到經貿領域就是不停地通過各種措施,包括出口管制,投資審查等一系列措施,對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進行切割。因爲他把中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這一個前提不改變的前提下,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很難不受安全關係的影響。

逐步建立溝通機制釋放積極信號

吳其勝:中美關係應該會有一些邊際上的改善。目前看到今日官方的通報,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了溝通機制。兩國在商務領域裏高層的對話在慢慢地恢復和機制化,我覺得這是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對兩國的商界。還有一個細節是,他成立的工作組是尋求解決具體的商務問題的,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因爲兩國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相互指責並沒有意義。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中美經貿關係是一個好的信號。如果未來這個工作組能夠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上能夠取得一些進展,我覺得對穩定中美經貿關係是有非常好的正面影響。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責任編輯:李振

記者:李依農 見習記者謝鴻州 見習記者楊雨萊

製作:李羣

拍攝:實習生胡濤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豔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作者:李依農,見習記者謝鴻州,見習記者楊雨萊 編輯: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