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血液製品、疫苗製品雙驅動,華蘭生物(002007.SZ)經營仍然承壓。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蘭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5.8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5.2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二者不同程度下降。

營收、淨利雙降,主要原因是疫苗銷售大滑坡。華蘭生物分拆上市的華蘭疫苗(301207.SZ)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只有1.50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80%,淨利潤下降幅度超過70%。原因是,國內流感疫苗批簽發時間較去年延後。

一個亮點是,今年上半年,華蘭生物的經營現金流金額達7.6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440.70%。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華蘭生物的產品結構總體上較爲單一,但均具有較強競爭力。

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華蘭生物累計派發現金紅利44億元左右,累計募資6.26億元。

二季度營收淨利同環比均大降

偶然因素擾動,華蘭生物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8月23日,華蘭生物披露的半年報顯示,華蘭生物實現的營業收入爲15.8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3.49億元相比,減少7.6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爲32.53%。淨利潤爲5.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83億元減少0.56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爲9.6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爲3.9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4.63億元相比,減少了0.65億元,同比下降14.07%。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8.81億元、3.52億元,同比增長37.46%、50.37%。二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7.05億元、1.75億元,同比下降58.77%、49.88%。

對比發現,一、二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走勢截然相反。顯然,是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滑導致了上半年的整體下滑。

針對一季度業績快速增長,華蘭生物曾解釋稱,血液製品業務保持穩定增長。疫苗業務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蘭疫苗2022年底庫存的部分流感疫苗在今年一季度銷售,疫苗銷量較上年同期明顯增長。同時,該部分疫苗已在2022年全額計提減值準備,在實現銷售後,應結轉的成本與上年已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消,對公司一季度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此外,今年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對淨利潤影響金額約爲7600萬元,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1743.25萬元,主要是出售資產產生收益及利用閒置資金投資理財收益增加。

今年二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爲何大幅下滑呢?

華蘭疫苗是從華蘭生物分拆出去後獨立上市的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對其持股比例爲67.50%,疫苗製品業務也基本上歸集至華蘭疫苗。

上半年,華蘭生物血液製品業務收入14.31億元,同比增長11.68%,而疫苗製品業務收入爲1.48億元,同比下降85.97%。

華蘭疫苗解釋稱,由於2023年北半球流感流行毒株變化等因素影響,包括公司在內的國內流感疫苗企業產品批簽發較上年度均延後一月以上,對公司二季度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華蘭疫苗表示,2022年公司流感疫苗於5月下旬開始取得批簽發,上半年共取得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64批,並同時啓動流感疫苗銷售工作,2022年上半年疫苗銷售收入較往年增長顯著。今年,公司流感疫苗於6月底開始取得批簽發,上半年共取得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3批,產品銷售工作集中在下半年,因此公司報告期內流感疫苗的銷量、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其實,不只是今年上半年,2021年、2022年,公司經營也承壓。這兩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4.36億元、45.17億元,同比變動-11.69%、1.82%,淨利潤爲12.99億元、10.7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48%、17.14%。

華蘭疫苗的表現也是如此。上述同期,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8.30億元、18.26億元,同比下降24.59%、0.23%,淨利潤爲6.21億元、5.2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86%、16.32%。

兩核心產品均具規模優勢

華蘭生物還存在一些風險,主要集中在華蘭疫苗身上。

2005年,華蘭生物成立疫苗公司,目前已成爲我國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產基地,流感疫苗產品市場佔有率居國內首位。去年2月18日,華蘭疫苗分拆後,在深交所創業板IPO上市。

華蘭疫苗的產品結構較爲單一,流感疫苗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22年及今年上半年,流感疫苗貢獻了公司99.50%左右的收入。這也是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原因。

華蘭疫苗正在努力改變這種高度依賴大單品的現狀,今年上半年,公司部分在研項目取得一定突破,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吸附破傷風疫苗均已取得藥品註冊證書,凍幹A羣C羣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則進入3期臨牀試驗,預計2023年申報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華蘭疫苗的“新型肺炎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預期今年底完工,這是公司IPO募投項目之一。該項目主要涉及重組人5型腺病毒載體和滅活兩個類型的新冠病毒疫苗。截至今年6月底,該項目已累計投入3.34億元,但伴隨着疫情形勢變化,這一項目存在變更風險。

儘管如此,華蘭生物的基本面仍然屬於不錯的。華蘭生物主要從事血液製品、疫苗製品、重組蛋白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和生產,是國家定點大型生物製品生產企業。

據披露稱,華蘭生物是國內首家通過GMP認證的血液製品企業,公司目前的血液製品已經覆蓋了白蛋白類、免疫球蛋白類及凝血因子類三大類共計11個產品,是國內同行業中綜合利用率最高和凝血因子類產品種類較爲齊全的生產企業之一。疫苗方面,公司流感疫苗品市場佔有率居國內首位。

公司稱,其血液製品生產規模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具有年產1億劑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能力,二者的規模優勢均較明顯。

財務狀況較好也是華蘭生物的優勢。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15.81%。期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10.65億元、理財產品23.67億元,合計爲34.32億元,對應的長短期債務合計爲11億元。對比發現,公司流動性充足。

華蘭生物的融資較少,2004年上市以來,包括IPO,公司累計募資金額只有6.26億元。與之對應的是,公司累計派發了現金紅利44.26億元,累計分紅金額是募資額的7.07倍。

綜上所述,主要靠內生式增長的華蘭生物整體上仍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公司需要及時調整完善,應對市場環境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