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公司公告:依據公司公告,上半年實現收入8.5 億元(YoY-4.09%),實現歸母淨利潤1.92 億元(YoY-4.5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77 億元(YoY-9.37%),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其中23Q2實現收入4.35 億元(YoY-2.35%,QoQ+4.74%),實現歸母淨利潤1.08 億元(YoY-8.02%,QoQ+28.29%),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2 億元(YoY-13.69%,QoQ+34.94%)。

上半年公司二氧化硅銷量明顯提升,但產品價格以及硫酸等配套業務有所下滑拖累整體盈利。依據公司經營數據公告,上半年公司二氧化硅實現產銷量分別約13.55 萬噸(YoY+11.64%)、13.82 萬噸(YoY+11.83%),主要得益於公司產品性價比優勢,在去年宏觀形式當中加速獲得新牌號認證,在下游輪胎企業當中份額有所提升。盈利下滑原因:1)價格方面,受上半年原料價格純鹼、硫酸等價格下行,使得部分客戶產品價格下調,影響產品均價同比下滑9.13%;2)自用硅酸鈉產線由於進入大修階段,使得部分生產成本有所上行;3)公司相關配套業務硫酸、蒸汽等由於價格拖累,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4967 萬元,同時影響毛利同比下滑超過2600 萬元。整體使得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3.72pct 至25.57%。費用端,上半年整體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有所下行,財務費用受匯兌收益拉動,收益較爲明顯,上半年匯兌收益估計約3039 萬元,整體使得淨利潤率同比下滑0.11pct 至22.56%。

二季度國內外需求有支撐,銷量創新高,價格受原料以及產品結構變化有所下滑,從而影響毛利率。

依據公司經營數據公告,23Q2 公司二氧化硅產銷量分別約7.27 萬噸(YoY+19.2%,QoQ+15.9%)、7.31 萬噸(YoY+20.1%,QoQ+12.3%),創單季度新高;價格方面,估計受整體原料價格下行使得23Q2 二氧化硅產品平均價格約5886 元/噸(YoY-13.0%,QoQ-6.1%),原料價格方面,23Q2純鹼採購價格同環比分別上漲了1.64%、0.38%,石英砂採購價格同環比分別下降了9.59%、4.35%,硫磺採購價格同環比分別下降了63.68%、21.02%。此外,Q2 由於內外銷量結構調整,國內輪胎由於出行需求的持續旺盛,同環比均有所改善,因此內銷佔比有所提升,國內客戶價格調整頻率相對較高,隨着原料價格波動有所下行。整體使得23Q2毛利率同環比分別下滑6.32pct、3.37pct 至23.93%。

費用端,二季度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整體同環比分別增長0.14pct、1.76pct,財務費用由於匯兌收益估計近4000 萬元,整體使得淨利潤率同比下滑1.53pct、環比提升4.55pct 至24.78%。

福建及泰國二期項目貢獻後期增量,依據公司中報內容,截至2023 年6 月底,公司在建工程約3.28億元,較年初增長3592 萬元,固定資產較年初增長3481 萬元至6.58 億元,其中主要項目爲福建三明硅酸鈉項目。公司目前擁有二氧化硅產能33 萬噸,在建福建產能7.5 萬噸,籌建泰國二期產能2.5萬噸。工藝不斷優化,滿足中長期全球碳減排理念。擬發行可轉債在子公司安徽阿喜建設生物質(稻殼)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採用生物質(稻殼)代替天然氣作爲燃料、利用稻殼燃燒產生的稻殼灰作爲硅基代替石英砂生產高分散二氧化硅,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滿足客戶ESG 績效標準。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考慮公司募投項目投產有所延期,預計2024 年底逐步投產,因此維持2023年、下調2024 年、新增2025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 年歸母淨利潤約4.6、5.0、6.0 億元(原2023-2024 年預測約4.6、5.6 億元),對應PE 約14、13、11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大幅波動影響盈利;產能擴張不及預期;下游輪胎需求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