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網/文

8月29日晚間,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順股份”或“公司”)發佈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37億元,同比上漲4.73%,歸母淨利潤則爲6060.41萬元。分業務板塊來看,報告期內,公司防水材料銷售實現營收33.48億元,其中防水卷材營收22.72億元,防水塗料營收10.76億元,防水工程施工實現營收7.41億元。

科順股份目前位列全球建築材料上市公司百強,以提供建築防水綜合解決方案爲主業,產品和服務涉及工程防水、科順建材、建築修繕、減隔震、光伏能源、雨水管理、抹灰石膏等多個業務板塊的建材系統服務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公司半年報的表現吧。

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堅決提升盈利能力

面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和國內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科順股份在上半年也受到了市場需求不振和行業競爭加劇影響,但公司堅持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尤其加大C端市場的投入,以及加大對核心經銷商的支持賦能。

具體來看,在C端市場開拓方面,公司不斷加強科順建材品牌建設,線上通過新媒體推廣,與公司官網、微信公衆平臺、微信視頻號、今日頭條、抖音、小紅書以及行業媒體等平臺實現深度內容推廣,全域覆蓋;線下覆蓋廣州南站等交通樞紐站、主幹道戶外廣告、全國各地的建材城廣告,不斷豐富終端消費者的品牌認知,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C端領域不斷豐富產品類別,形成防水塗料、瓷磚膠、美縫劑、加固劑、膩子、抹灰石膏等多品類運營的綜合服務商,並持續加強供給配送能力,加快全國衛星工廠的投建,持續提升民用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公司核心管理層同時進行了深刻反思、積極應對,召開多場專項經營分析會議,重新梳理、分析各項業務,及時轉變業務模式,調整銷售策略,優化考覈機制,將利潤作爲公司業務發展的最核心目標。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的推廣銷售,深度挖掘新的產品應用領域。在降本增效方面,成立降本專項小組,由高管領銜,多部門共同參與,針對研發、供應鏈、生產等部門的各個關鍵環節進行重新梳理,制定具體降本方案計劃,簽署軍令狀,加大降本考覈力度,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確保下半年度盈利能力繼續提升。

品牌優勢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再增強

科順股份現位列全球建築材料上市公司百強,中國建築防水協會副會長單位。品牌是公司核心資產,公司將品牌建設納入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中,明確品牌建設預算,加強品牌傳播與溝通,實現公司品牌資產持續增值,通過電視、戶外媒體、高鐵列車冠名、專業紙媒、互聯網媒體、各類展會及各類營銷推廣會進行全方位的品牌推廣。

2023年2月,佛山市家居產業聯合會宣告成立,正式發佈“有家就有佛山造”產業IP,公司與佛山其他品牌企業共同亮相北京、廣州兩地核心機場、高鐵站。2023年4月,科順建材震撼亮相廣州南站,高端品牌形象搶佔傳播高地,科順建材依託大型高鐵樞紐的千萬級客流曝光量,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經濟帶爲輻射,覆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實現品牌的高效傳播。

上半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認定公司品牌價值80.93億元,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隨着公司品牌影響力的與日俱增,公司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長期同行的優質合作伙伴。

公司目前擁有近500人的研發團隊,防水領域擁有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CNAS)等研發資質以及省級研發中心、省級工程中心等平臺,同時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近期公司也順利入選了2023年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名單。

目前公司擁有和正在申請的專利達776項,公司“CKS 科順”“APF”商標被認定爲廣東省著名商標,高分子防水塗料產品被認定爲廣東省名牌產品,數百款產品入選“標誌產品政府採購清單”。同時公司產品還通過了中國鐵路認證、中交認證、中核認證、中國建材認證、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以及歐盟CE認證等多項認證。

智能製造+數字化運營,加速邁向防水4.0時代

科順股份緊跟國家工業發展趨勢,佈局智慧工廠,從原料、工藝、生產、設備、施工全方位升級,引進國內外高端先進的設備,在各大生產基地均配備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系統軟件,利用機械手代替人工,利用信息化管控生產過程,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推動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公司子公司佛山科順打造的數字化智能化示範工廠還榮登CCTV2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專題報道。

公司還搭建了集成共享的“五縱四橫三中臺兩支撐”數字化平臺,其中“五縱”是指負責支撐研、產、供、銷、服各業務板塊縱深運營、精細化管理的五大業務平臺,分別是研發及質量管理平臺、智能製造運營管控平臺、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數字化營銷服務平臺、工程服務管理平臺等;“四橫”是指負責支撐物料、資金、人才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橫向協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四大管理平臺,分別是ERP平臺、財務管理平臺、人才管理平臺、商業智能平臺;“三中臺”是指解決各應用數據、流程和資源的協同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和技術中臺;“兩支撐”是指負責實現用戶前端接入和平臺後端保障的兩大技術平臺;“五縱四橫三中心兩支撐”內外縱橫連接,通過場景化、平臺化和集成化的設計,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實現計劃與執行一體化、業務與財務一體化、需求與供應一體化,爲業務發展提質增效賦能。

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快智能製造轉型步伐,推動生產基地運用物聯網、IT信息、先進設備等技術,實現高效信息傳遞、機器換人、大數據分析決策、生產線智能控制、可視化等,加速邁向防水4.0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