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能拯救暴跌91%的股價嗎?

作者 | 武麗娟

編輯丨高巖

來源 | 野馬財經

隨着新冠市場淡去,“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諾業績再次受挫。今年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淨虧損8億元。

疫苗企業未來該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頗受市場關注。最近,康希諾(688185.SH)就大事不少。

先是牽手海外知名藥企的消息,引發股價觸及漲停板。再是上市三年後,4746.63萬股IPO限售股,自8月14日起解禁並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爲19.18%。其中,三家員工持股平臺有減持計劃。

受益於新冠疫情,康希諾從默默無名到風光無限,實現了“彎道超車”,不過紅利期轉瞬即逝,2022年康希諾又猝不及防的被打回原型。

截至8月31日,康希諾A股報收73.36元/股,市值112億元,只有巔峯時的十分之一。這次搭上全球製藥龍頭,還能再一次乘上風口嗎?

股價跌91%,2023上半年再虧9億

康希諾是國內疫苗巨頭,主要產品爲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腦膜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等。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2019年3月,康希諾於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爲科創板開板以來首隻“A+H”疫苗股。

2016年-2020年,康希諾歸母淨利潤連續虧損5年,累計虧損金額達到8億元。2021年,康希諾研發生產的新冠疫苗在國外多個國家上市,提振了業績,最終扭虧爲盈,全年淨利潤大賺19.14億元。

隨着新冠疫苗市場需求回落,作爲“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諾,顯然也遭遇了業績失速。2022年以來,康希諾收入發生了變化,全年淨虧損9.02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19.14億元。

2023年一季度業績延續不振,當季營業收入9861.4萬元,同比下降80.19%,其中絕大部分爲流腦結合疫苗貢獻的收入,新冠疫苗相關收入不超過1/4;歸屬母公司淨虧損1.4億元,去年同期淨利1.21億元。而其近年虧損的原因主要系新冠疫苗需求量大幅下降及產品價格調整,以及對存在減值跡象的新冠疫苗相關存貨計提減值。

8月30日晚間,康希諾(688185.SH)披露半年度報告,上半年營業收入2590.78萬元,同比下降95.89%;淨虧損約8.41億元,同比下降約6975.3%;扣非後淨虧損約8.93億元,同比下降1472.99%。

流腦疫苗產品的推廣,依舊沒能填補新冠疫苗銷量下降帶來的虧損。2023年上半年,康希諾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約3556.89萬元,去年同期約6.2億元,下降約94.26%。

2023年上半年,新冠疫苗需求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疫苗接種量持續降低,同時,由於新冠病毒XBB變異株已成爲國內主要流行株,康希諾新冠疫苗產品的銷售及接種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這也是公司業績轉虧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康希諾對存貨計提減值損失約8.02億元,大部分都是新冠相關存貨的計提所致。2023年上半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7.32億元。

不過,不止康希諾面臨計提壓力,疫苗企業康泰生物(300601.SZ)2022年因新冠疫苗銷量快速下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7.85億元。

同業績的大起大落相似,康希諾股價也坐上“過山車”。三年時間,從2020年209.71元/股的發行價格一路飆升到2021年797.2元/股最高點,然後急轉直下到2023年8月29日69.13元/股最低點,跌幅超91%,已經跌倒“腳踝”。

康希諾目前僅有3款商業化疫苗產品,包括新冠疫苗(注射+吸入用兩種劑型)、二價腦膜炎球菌疫苗(2021年年中獲批)、四價腦膜炎球菌疫苗(2022年6月上市)。其中,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PCV13i)在2023年初完成PCV13i疫苗的三期臨牀試驗現場工作,距離上市仍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

同時,康希諾還提到,將繼續推進流腦疫苗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同時未來非新冠產品在研管線配套的生產線及在研管線產品研發仍需保持金額較大的投入。如果研發項目進展或產品上市後銷售情況不及預期,仍將可能出現業績下滑或虧損

對於康希諾未來業績的預期判斷,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爲,一要看疫苗的整體市場需求,二是看其產品競爭力、研發和技術儲備構築的門檻,以及在市場和營銷方面的能力。應該說在國內市場康希諾還是有比較好的競爭力的。從市場佔有率的獲取來看,也有比較好的保障;另外對於公司的產品線佈局和創新能力,要看其在新產品方面技術能力的構建及研發的投入。中長期來看,還是要在產品的研發佈局要下工夫,這對於企業贏得相對比較穩定的一個業績成長,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會有幫助。

與此同時,近期機構持股動向有所變化。康希諾生物(6185.HK)持續被摩根大通大筆減持,康希諾也在去年被機構投資者陸續減持。

據Choice數據,2022年中,康希諾有64家機構投資者,第三季度降至8家,相較年中減少了56家。截至2023年一季度,有招商基金、長城基金等9家機構投資者。

深圳匯合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江認爲,此前大批機構仍持有,說明疫苗的技術應該是得到認可的。一些機構的減持,應該也只是認爲股價預期目標已經達到,屬於正常減持。當然也會有機構判斷,疫情有可能今年結束,所以提前離場。

張毅分析,此前康希諾的股價連續被推漲,主要原因不是因爲它的生意很好,而是因爲它的概念很好。因爲吸入式新冠疫苗跟注射式的相比,確實是方便很多。但是我們也應該很客觀的看到,疫苗的飽和率應該還是非常高的,在中國市場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空間了。因此,過去200%多的市值推漲,更大程度上還是來自於概念,不是來自於業績。所市值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持有者和機構減持拋售,也是可以理解的。

首發3名原股東解禁來臨

8月15日,康希諾公佈,首發3名原股東——天津千益、天津千睿、天津千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朱濤擔任普通合夥人的持股平臺)限售股份解禁,計劃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91萬股,擬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爲1.98%。

其中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的,自減持計劃發佈之日起 15個交易日之後的6個月內實施;擬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的,自減持計劃發佈之日起3個交易日之後的6個月內實施。

康希諾稱,此次擬減持股份不包含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持股份,不會導致公司控股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按最新市值112億元計算,如果上述員工持股平臺頂格減持,減持金額或將達2.2億元。

不過,員工持股平臺的合夥人之一,即康希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朱濤承諾,本次發行上市後6個月內,如公司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則朱濤此前已直接或間接持有的股票鎖定期限自動延長6個月。如果在鎖定期屆滿後兩年內減持,股份減持的價格不低於發行價

因此,儘管解禁期已到,減持需遵守A股發行時的承諾,即減持的價格不低於發行上市A股股票的發行價,康希諾的控股股東、實控人所持股份目前還不能進行減持。

牽手國際藥企阿斯利康,“新故事”怎麼講?

作爲藥物創新產業鏈中的重要角色,伴隨創新藥的研發熱潮,CDMO(醫藥外包服務)行業正向好成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佈的《CDMO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7至2021年,中國CDMO市場規模已從132億元增長至473億,年複合增長率達37.7%,預計2025年將達到1571億,並在2025年之後將佔據全球市場超過1/5的份額。

CDMO廣闊的市場空間使其成爲不少處於“內卷”中的創新藥企瞄準的方向。去年以來,海翔藥業(002099.SZ)、華神科技(000790.SZ)、博騰股份(300363.SZ)等多家制藥企業紛紛加碼CDMO業務。

8月9日,康希諾與阿斯利康簽署了《產品供應合作框架協議》,將向阿斯利康提供合同開發和生產服務以支持其mRNA疫苗項目生產和供應特定產品,並提供相關特定服務。阿斯利康是全球領先的製藥公司,這意味着康希諾也着手佈局CDMO業務。

mRNA於20世紀60年代初被首次發現,該技術是以病原體抗原蛋白對應的mRNA結構爲基礎,通過不同的遞送方式遞送至人體細胞內,經翻譯後能刺激細胞產生抗原蛋白、引發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疫苗。在mRNA新冠疫苗方面,國外企業輝瑞、BioNTech、莫德納等走在前列。

張毅表示,康希諾的海外阿斯利康的項目訂單,目前沒有明確的合作項目。如果能有明確的訂單應該說對業績是有貢獻,具體要看增量訂單的情況以及訂單大小。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爲,與國際大廠進行CDMO合作,可以降低業務拓展和研發投入的風險,同時穩定收入來源、提升自己研發團隊的能力,但在品牌價值建設、收益率等方面會受到一定抑制

在張毅看來,康希諾的外包模式,未必是壞事。同業競爭情況下,相關疫苗的銷售力度、市場佔有等等纔是最重要的,對於企業的產品是否用外包模式,還是根據企業的階段和業務量來定。總體來講,如果是作爲核心業務的話,外包模式會有一定的風險,這個要看這個業務本身或者產品本身對企業的重要程度。

截至2023年6月末,除西藏外,康希諾MCV4(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完成省級准入。華鑫證券研究認爲,MCV4未來有望成爲其重要的業績增長點。公司擁有強勁的創新能力,新冠疫情後研發重點已從新冠疫苗轉向非新冠疫苗,公司持續加強對外合作,從研發型企業逐步向產業化、商業化邁進,具備成爲國際化疫苗企業的潛力。

不過康希諾也需注意疫苗研發進度不及預期銷售推廣不及預期、行業政策影響以及新冠資產減值等風險。

新冠疫苗市場需求急劇下滑的背景下,康希諾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爲關鍵。你看好康希諾的發展嗎?留言聊聊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