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下行,銷售低迷的環境下,多數地產商今年半年度業績下滑,抽身保交付、保信用成爲企業的明智之舉。

建築業起家、對市場和政策更敏感的中南建設已經開始這麼做了。8月30日晚,中南建設發佈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在持續降槓桿、保交付下,中南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根據中南建設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8.1億元,同比下降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8.0億元,同比減虧50.6%;有息負債462.2億元,比年初減少13.3億元,與總資產比值繼續在行業保持較低水平。

在市場持續調整的環境裏,中南建設堅持安全經營底線,穩步降低負債,優化現金流管理,紮實做好保交付工作,經受住了外部壓力衝擊和考驗。

降槓桿,虧損縮窄

在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下,中南建設主營業務仍然受到市場衝擊。

根據中南建設半年度業績報告,房地產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46.8億元,銷售面積207.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25.2%和22.6%;建築業務新承接項目合同總金額21.1億元,同比減少16.9%,實現營業收入33.2億元,同比減少20.3%。

面對外部嚴峻的形勢,中南建設積極應對挑戰,努力維護良好的現金流狀況,持續保障經營安全。2023年上半年,由於嚴格的支出控制,以及房地產竣工規模增加帶來業務收入提升,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同比縮窄50.6%;綜合毛利率11.24%,同比提升1.52個百分點。

在市場深度調整的上半年,中南建設仍然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入174.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7億元,且連續六年保持正值,期末在手貨幣資金109.1億元,顯示出難得的韌性。

不僅虧損縮窄,中南建設在市場築底的背景下堅持降負債,且不依賴有息負債去謀發展。根據中南建設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末有息負債462.2億元,比2022年末減少13.3億元,與總資產比值繼續在行業保持最低水平;短期債務比年初減少15億元。

能夠實現虧損縮窄的階段性成果,是中南建設在面對行業調整下的審慎選擇,不再盲目追求規模和利潤,轉而審慎轉型關注安全,穩健的經營模式和財務狀況是其守住經營底盤的關鍵。

中南建設總經理陳昱含在業績會上表示,總體看,上半年中南建設經營盤面保持了基本平穩,尤其是地產業務基本上實現盈虧平衡,當前較爲突出的壓力是在於建築業務的利潤仍然承壓。儘管中南建設已經在全力清欠和優化業務結構,但受上游行業的影響太大,很難快速扭虧。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建設積極利用政策優化資產負債表,年初公司即披露2023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28億元。目前該方案已在深交所第二輪問詢中,募集資金將落實“保交樓、穩民生”政策,優化資產負債表,提升持續經營能力。

近日證監會公告表示,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淨和虧損限制,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將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中南建設管理層表示,會認真研究政策,從中抓住機會發展壯大公司。

交付4.5萬套房屋

國家提出“保交樓、穩民生”要求以來,中南建設始終把保交付作爲經營排序的第一順位,上半年順利推進保交付工作,展現了行業困境下的責任企業形象。

在建築板塊,中南建設推進全國項目建設落地。1-6月公司履約交付項目17個,涉及項目171萬平米。重大基建工程全面提速,如江蘇鐵路集團大數據中心項目提前完成封頂,重慶市郊鐵路璧銅線首個車站順利封頂,全線橋樑工程完成85.5%,不斷打破施工新紀錄。

房地產板塊,2023年上半年,中南建設在近40座城市累計交付80個批次,4.5萬套房屋,交付規模在全行業排名13位。

圍繞交付任務,中南建設通過全流程管控體系,前置完善的全交付週期服務,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動作,提高交付滿意度。目前中南已形成8大階段,9個管控點,110個工程標準管理動作;並持續推進交付過程管控,上半年共完成180個標段次,6萬餘項交付前指標檢查,爲保質交付提供有效保障。

爲了讓項目營造過程透明化,中南推出“美好立方”2.0體系,以“樣板引路、綠色健康、智能營造及精益建造”爲品質營造理念。截至6月底,中南美好立方累計在全國落地14個城市,涉及項目在建面積約334萬平方米。

近期針對供需兩端政策持續發力,包括上市房企再融資鬆綁、認房不認貸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等政策密集發佈,預計房地產行業的融資、銷售壓力將得到改善,市場信心有望逐步修復。

此外,近日多家銀行發聲,做好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相關預案,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趨勢更加明顯。疊加信貸、發債、股權“三支箭”提速發力,未來如中南建設等穩健經營的房企有望獲得更多支持。

陳昱含表示,下半年中南建設將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保交付;二是推進定增和企業債券發行事宜;三是扭虧爲盈。

“會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削減管理成本和費用,把虧損壓力降到最低,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在等待黎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