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新華基金髮布高管變更公告,宣佈楊金亮任總經理,董事長於春玲不再代任。公告顯示,楊金亮的任職日期爲2023年9月1日。

今年1月,證監會覈准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爲新華基金實控人。此後新華基金核心管理層迎來一波洗牌,新的高管補位隨之拉開序幕,原總經理於春玲升任董事長、代任總經理,崔鳳廷出任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

隨着此次楊金亮的到任,總經理一職也塵埃落定,這是新華基金近日股權拍賣落定後再度調整,意味着正式完成了管理層的變陣。

新總經理加盟

公告顯示,楊金亮,經濟學碩士,歷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幹部,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華融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風險官兼任合規總監。現任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具有多年在央企背景證券公司從事合規風控管理工作的楊金亮,對監管政策、行業發展和合規風控的認識、理解都非常深刻到位,楊金亮的到來意味着實控人變更後的新華基金正式完成了管理層變陣。

值得一提的是,在楊金亮到任之前,新華基金原總經理由於春玲代任。於春玲於2021年加入新華基金,曾任國家開發銀行資金局局長、天津分行行長,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近年來,新華基金幾易其主,因此管理層變動甚至洗牌也稀鬆平常。今年6月末,新加入的副總經理崔鳳廷來自恆泰證券,有11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在承接公司戰略落地、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協同等方面具有成熟的經驗。同時公司還公告,因第二屆董事會任期屆滿,經公司2023年第二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選舉於春玲、張宗友、李磊、匡雙禮、張坤、徐經長擔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其中匡雙禮、張坤、徐經長爲獨立董事。原第二屆董事會成員翟晨曦不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胡湘、胡波、劉成偉不再繼續擔任公司獨立董事職務。

多事之秋後走向正軌

新華基金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公司註冊資本爲2.175億元,註冊地位於重慶市,經營管理中心位於北京市。

但由於近些年股權結構不穩定導致實控人多次變更、核心人員出走,公司發展後力不足,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也逐漸“掉隊”。Wind數據顯示,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新華基金管理規模便呈現出下滑趨勢。從2022年6月30日868.31億元,下滑至2023年8月的538.46億元,累計縮水超過300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規模下滑較爲明顯,混合型產品規模已跌破百億元。

今年7月,新華基金原第二大股東新華信託因被裁定破產公開拍賣其所持有的新華基金35.31%股權。經過三輪流拍後,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及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合拍,以2.71億落槌成交拿下新華基金35.31%股權。其中,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拍得30.31%股權,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拍得4.99%股權。據瞭解,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正是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下稱“金融街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爲重慶市江北區政府的全資子公司。此次拍賣後,金融街集團穿透後合計持有新華基金47.89%的股權,直接或間接控制新華基金接近90%的股權。

拍賣完成後,有分析人士表示,北京金融街集團藉助地緣優勢,長期服務於各金融監管部門及銀行保險的金融總部,並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合作關係。立足於大資管時代,新華基金的公募牌照和公募業務也有望爲金融街集團提供新的增量發展空間。

中小基金管理層變更頻繁

楊金亮入職新華基金,也拉開了9月份公募基金高管變動的序幕,同一天還有宏利基金宣佈刁羽擔任副總經理。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高管變動總人數達到247人,其中包括53位董事長,65位總經理、98位副總經理以及38名督察長。關於職位變動的原因,從公告內容來看,主要有工作調整以及個人原因兩方面因素。其中涉及董事長、總經理變更的公司,近期以規模體量較小的基金公司爲主。

華北一家公募資深人士表示,高管變動最重要的原因是股東方發生變化。

“市場上許多基金公司,目前都是由大股東委派董事長,加上總經理市場化招聘的方式組建高管團隊。” 董事長是公募機構發展方向的掌舵人,而總經理則需要對公司的業績負責。如果股東方本身發生變化或是策略進行了調整,那麼對基金公司而言就會存在高管變更的現象。

還有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爲,中小型公募在吸引、留住優秀高管的機制上面臨競爭壓力,這可能導致一些高管在短時間內接受聘任,卻難以長期穩定發展;此外,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中小基金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與此同時,股東方對基金公司發展也有更高的要求,經營壓力下人才的流動加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