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受經濟、政策、市場情緒等綜合因素影響,醫療器械板塊持續震盪。

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各大醫療器械廠家在發展過程中都傳遞出了一個信號,即在追求回報的同時,提高經營和管理效率,增加成長確定性和競爭優勢。而這種成長確定性的追求,則主要體現在控本增效和戰略聚焦兩個方面。

站在投資邏輯上來看,這一信號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觀察具有投資潛力的創新藥企機會。

近日,國內領先的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心瑋醫療發佈了2023年中期報告,或是一個值得觀察的例子。上半年,心瑋醫療不僅在收入端持續取得增長,虧損更是進一步收窄,實現提速增效。不妨從投資者視角來進一步探討,應當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

1、控本增效顯成果,商業化再提速

從心瑋醫療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持續增長的商業化收入和不斷收窄的虧損情況,體現出公司正在商業化兌現的正軌上穩步行駛。財報顯示,上半年心瑋醫療實現收益約1.1億元,同比增長42.9%。

拆解財報,筆者認爲心瑋醫療業績能夠實現穩健增長,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於控本,公司通過減少營銷活動、控制成本等方式,達到降低運營管理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

上半年,公司營銷及管理費用(包括行政開支、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爲7147.6萬元,保持持續下降趨勢。同時,公司盈利能力也在不斷釋放,隨着產量增加以及生產工藝逐步完善成熟,取得毛利約爲7971.8萬元,同比增長56.7%,毛利率爲72.7%;經營性淨虧損爲5463.6萬元,同比減少18.4%。

另一方面原因,在於增效,心瑋醫療持續加大上市產品的商業化銷售,開拓銷售渠道,快速提升產品市場份額。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21款器械產品獲NMPA批准,包括獲批准產品及處於研發後期的產品管線,廣泛涵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及神經血管狹窄治療、缺血性腦卒中預防、出血性腦卒中治療以及介入通路,是國內首家提供卒中治療及預防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介入醫療器械公司。

上半年,在帶量採購政策、DRG/DIP改革等政策的推動下,國內神經介入手術量開始回升、醫療器械進口替代不斷提速,心瑋醫療依託於自主建立的銷售渠道,在除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中國臺灣以外的所有省份,提高醫院滲透率和醫生的產品認可度,持續鞏固公司在中國神經介入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依託於銷售渠道的穩步擴張,心瑋醫療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上半年公司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取栓術器械、顱內動脈狹窄治療器械,以及創新通路器械等關鍵產品管線的銷量不斷增長,實現收入9668.2萬元,同比增長33.1%。

此外,心瑋醫療還將目光放至全球市場,搶佔更多國際市場份額。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場有2款器械產品獲FDA批准上市,多款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出血性腦卒中治療,以及神經介入通路器械產品申請FDA及CE註冊,不斷打開更多業績增長點。

2、戰略聚焦,多維矩陣下的業績增長潛能

將視角拉長,過去的業績意味着心瑋醫療的盈利能力和業務能力正持續提升,然而未來,如何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把握住這一成長的持續性,纔是關鍵。

在這一點上,心瑋醫療依託於在神經介入市場的成功經驗、豐富資源,以及品牌影響力,在穩步推動更多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產品商業化的同時,快速拓展呼吸介入及有源設備等多個具有高增長潛力市場的新興治療領域,構建業績增長第二曲線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研發開支爲6985萬元,保持持續上升趨勢,重點聚焦推進治療卒中及肺栓塞的多個前沿在研管線的進度。據悉,目前其顱內神經藥物洗脫球囊、彈簧圈栓塞輔助支架、頸動脈支架及血流導向裝置的管線已進入後期,即將步入收穫期。

戰略聚焦下,介入醫療器械的積極臨牀進展意味着心瑋醫療的多元佈局正逐漸得到驗證。筆者預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隨着心瑋醫療的器械組合先後進入商業化階段,基於成熟且完善的銷售網絡,產品將有望快速實現放量,爲公司業績帶來顯著貢獻,其價值也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3、小結

當前,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的運營管理效率已成爲決定醫療器械企業能否在行業中走得更遠的關鍵。而心瑋醫療無論是在商業化產品,還是銷售渠道等方面,也已展現出先行者的競爭優勢。

長期來看,國家更是爲心瑋醫療這類高端醫療器械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發展的生態環境。例如,8月25日,國家發佈《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再次強調“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國產醫療裝備迭代升級”,加速推動進口替代。

因此,對於心瑋醫療後續的發展,我們可以抱有一些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