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光伏巨頭隆基綠能(601012.SH)釋出重磅消息,在光伏電池路線上,其已經做出選擇。

9月5日,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接下來的5—6年,BC類電池會是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他稱,TOPCon技術仍是過渡產品,相信BC類電池會逐步取代TOPCon技術。”

當前,業內對於TOPCon、HJT產業化的討論相對較多,且TOPCon的產業化進程更快。鍾寶申透露,隆基TOPCon的擴產將在明年年底告一段落,接下來的計劃投資項目將全部採用BC類技術。

上半年隆基綠能業績表現靚麗。半年報顯示,2023年1—6月,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646.52億元,同比增長28.36%;實現歸母淨利潤91.78億元,同比增長41.6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游硅料價格下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終端應用市場需求持續旺盛,身爲光伏行業龍頭的隆基綠能上半年出貨量大幅增長。另一方面,隆基綠能研發力度增強,上半年的研發費用達9.76億元,同比增長111.09%。

淨利連續5季度高增

從行業來看,光伏產業鏈利潤開始向下遊轉移。

根據隆基綠能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6.52億元,同比增長28.36%;實現歸母淨利潤91.78億元,同比增長41.63%;扣非淨利潤爲90.6億元,同比增長41.4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隨着下游電站裝機量提升,隆基綠能的硅片和組件出貨量大幅增加。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硅片、組件出貨量52.05GW、26.64GW,分別同比增長31%、48%。單晶硅片中,對外銷售22.98GW,自用29.07GW;單晶組件對外銷售26.49GW,自用0.15GW。

值得注意的是,歸母淨利潤的增長與鉅額的投資收益不無關係。2023年上半年,隆基綠能投資收益爲26.02億元,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高達28.35%。

2022年,公司的投資收益突然飆漲,達到49.31億元,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爲33.29%;而2021年的這一比例僅爲9.31%。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投資收益大增主要來自於參股雲南通威的收益。

從單季度來看,隆基綠能已經連續5個季度實現了淨利潤高增。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隆基綠能的歸母淨利潤爲26.64億元,同比增長6.46%,環比出現企穩。2022年二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8.17億元、44.95億元、38.36億元、36.37億元、55.41億元,同比增長53.23%、75.4%、150.71%、36.55%、45.18%。

可以看到,自從參股雲南通威後,隆基綠能在硅料上漲時,受益於投資收益而維持利潤增長;在2023年以來硅料價格下跌背景下,公司的組件受益於上游硅料降價而增厚利潤,因此,業內人士表示,隆基綠能穿越週期的能力愈來愈強。

產能持續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來,隆基綠能的上游硅料價格從高位滑落,組件價格也降價明顯。

根據知名光伏諮詢機構InfoLink數據,截至2023年8月10日,多晶硅緻密料的均價從2022年12月8日的288元/kg暴跌至71元/kg,同期,182mm尺寸單晶硅片均價從6.95元跌至2.95元,182mm尺寸P型單晶電池片均價更是直接跌破1元/w,對應的182尺寸P型單玻組件從1.96元/w跌至1.26元/w,N型組件亦從彼時的2元/w時代,下跌至如今的1.3元/w左右。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淨利潤水平。在此背景下,隆基綠能計提了組件的減值準備。中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隆基綠能共計提了19.93億元的減值準備,其中主要爲存貨跌價準備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

雖然硅片和組件價格跌幅明顯,但隆基綠能的相關產能依然在穩步推進。

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鄂爾多斯46GW單晶硅棒硅片項目、麗江(三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和越南年產3.35GW單晶電池項目已實現投產,鄂爾多斯年產30GW單晶電池項目按原計劃推進,西鹹樂葉年產29GW單晶電池項目和泰州樂葉年產4GW單晶電池項目加快爬坡,馬來西亞年產6.6GW單晶硅棒、馬來西亞年產2.8GW單晶組件等項目穩步推進。

產能的不斷推進或源於行業的天花板依然很高。資料顯示,從我國上半年裝機規模完成情況來看,應用端方面,2023年上半年光伏發電裝機78.42GW,同比增長154%,已接近2022年全年的裝機水平,其中集中式裝機37.46GW,分佈式裝機40.96GW;製造端方面,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四個環節產量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上。

在產能釋放的同時,隆基綠能不斷加碼研發投入。根據半年報數據,公司上半年的研發費用高達9.7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2億元增加了111.09%。

值得關注的是,9月5日,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接下來的5—6年,BC類電池會是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他稱,高轉換效率的BC電池,將是晶硅技術皇冠上的明珠。

鍾寶申表示,“TOPCon技術仍是過渡產品,相信BC類電池會逐步取代TOPCon技術。”隆基綠能在前兩年的擴產上持謹慎態度,主要是基於在技術路線快速變化期對風險的判斷。他還透露,隆基TOPCon的擴產將在明年年底告一段落,接下來的計劃投資項目將全部採用BC類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