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9月6日在第二屆金融街資管論壇上表示,目前,證監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系統工程,初步形成了“1+N+X”的政策框架,這標誌着資本市場新一輪深化改革開放已經拉開帷幕。

“其中有兩個‘N’與本次論壇密切相關。”焦津洪說,一個“N”是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另一個“N”是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方案。

他表示,隨着“1+N+X”政策體系和重點舉措的落實落地,通過投融資兩端的協同努力、共同推進,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質效將進一步提升。目前,證監會正在抓緊制定方案並推動落地落實。

資本市場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

取得顯著成效

焦津洪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爲核心,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端改革,在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支持企業融資持續發力。2019年以來,實現股債融資43萬億元,有效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

二是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2022年超3400家上市公司實施分紅,占上市公司總數近七成,分紅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2023年上半年40餘家公司退市,風險類上市公司數量佔比從最高峯的近四分之一壓降到8%,優勝劣汰、進退有序的市場生態逐步形成。

三是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促進科技、產業、資本高水平循環,一批處於“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戰略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2500家,市值佔比從2018年底的23%上升到41%。

他表示,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同時,作爲我國資管行業的主力軍,公募基金行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着力踐行高質量發展,行業結構不斷優化,權益類基金佔比從18%提高到30%。持有A股流通市值佔比從4.1%提高到8.2%,成爲A股市場最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行業積極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國家戰略的職責使命,推出了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科創主題、ESG、REITs等基金產品,讓實體經濟發展紅利惠及廣大投資者。

資本市場新一輪深化改革開放

已經拉開帷幕

焦津洪表示,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後,證監會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專門制定工作方案,確定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近期已陸續向市場公佈。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隨着政策效應和落地效果逐步顯現,將會對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形成有力支撐,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與此同時,就資本市場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這個大局,經過一段時間以來的深入思考和調研,證監會目前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系統工程,初步形成了“1+N+X”的政策框架,這標誌着資本市場新一輪深化改革開放已經拉開帷幕。

其中兩個N與本次論壇密切相關,一個N是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重點是持之以恒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着力提升專業能力,推進行業費率改革,進一步增進投資者的獲得感滿意度,持續引導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同時全面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營造各類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爲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另外一個“N”是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方案”,重點是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通過差異化的制度安排,優先支持產業鏈供應鏈“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助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打造戰略性現代化產業集羣,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