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經常能在網上看到

各類投資理財的信息

“投資導師”“內部消息”

“穩賺不賠”“收益極高”

但是在網上投資理財時

一定要提高警惕

千萬別被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蒙了眼!

↓↓↓

近期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以下人名均爲化名)

典型案例1

湛女士被網上投資詐騙騙取4萬元

湛女士(45歲)的網友委託其幫忙登錄某投資網站進行代管理,一段時間後,湛女士見對方已獲利數萬元,在對方的誘導下也在該網站充值金額4萬元進行投資,獲利萬元後,想發起提現卻被一客服告知操作不了,後湛女士發現被對方拉黑,才意識到被騙。

典型案例2

汪女士被網上刷單詐騙騙取2萬元

汪女士(38歲)手機上突然收到了某App的彈窗,下載後發現看視頻點贊就能返現,在第一次收到返現400元后,汪女士又充值了2萬元VIP費用用於觀看會員視頻,後因爲賬戶中的返現無法提出,發現被騙。

典型案例3

祁先生被冒充熟人詐騙騙取2萬元

祁先生(24歲)收到好朋友微信稱,因爲其家人病重正在籌集手術費,希望祁先生給予幫助,祁先生沒有驗證對方身份就信以爲真,向對方轉賬2萬元。後真正的朋友澄清自己的賬號被盜用,祁先生才意識到被騙。

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分析

上週高發電詐案件TOP3

8月21日—8月27日,房山區電信網絡詐騙共發案35起,其中,網上刷單詐騙發案數量爲14起,在此前一週全部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量榜中排名第一;網上投資詐騙發案數量爲9起,位居發案數量榜第二;冒充客服詐騙發案數量爲5起,位居發案數量榜第三。

上週電詐案件涉案金額TOP3

8月21日—8月27日,房山區電信網絡詐騙總涉案金額爲221.77萬元,與此前一週相比有所上升。其中,涉案金額排名前三的詐騙案件類型分別爲網上投資詐騙(95.66萬元)、冒充客服詐騙(59.10萬元)以及網上炒股詐騙(30.00萬元)。上週,共有4起涉案金額超過20萬元的發案記錄,其中網上投資詐騙2起、網上炒股詐騙以及冒充客服詐騙各1起。

上週電詐案件受害人羣情況分析

通過對上週電詐案件受害人年齡分佈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受害人被騙年齡集中在25—39歲,其中,24歲及以下羣體發案數量爲4起(佔比12%);25—39歲羣體發案數量13起(佔比38%);40—54歲羣體發案數量爲12起(佔比35%);55歲及以上羣體發案數量爲5起(佔比15%)。

在上週的35起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中,男性受害人佔比46%(16人),女性受害人佔比54%(19人)。

上週電詐案件發案區域情況分析

通過對上週35起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羣區域分佈情況進行統計,在上週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有發案記錄的街道(鄉、鎮)發案數量佔比如圖所示。

反詐小提示

在網上投資類詐騙中,騙子一般會使用以下套路:

①散播投資消息:在QQ羣、朋友圈各種社交平臺投放大量廣告,宣稱掌握各種投資技巧、內幕消息。

②引導下載App:部分騙子一般會通過創建虛假網址鏈接或掃描陌生二維碼的方式讓用戶點擊下載虛假投資App;另一部分則是建立虛假投資網站,通過網站鏈接進入後,註冊登錄,實施詐騙。

③投資實施詐騙:受害者註冊登錄後,騙子就會用“穩賺不賠”“收益極高”等說辭誘導受害者進行投資,隨後實施詐騙;同時,需要注意:虛假投資平臺大多數會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賬到指定的個人賬戶或非當前投資平臺的對公賬戶,而正規的交易平臺只能開設專用對公賬戶。

在網上投資時我們要注意:不要被高收益、低風險誘惑,尤其是打着超高年化收益噱頭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另外,向個人賬戶轉賬時要謹慎,購買理財產品,需要簽訂協議,資金將自動扣劃。

網絡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提高辨別能力,拒絕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從自身做起,防範詐騙,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