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公募半年報的披露,作爲“隱性成本”的券商分倉佣金情況也浮出水面。

上半年,公募向券商支付佣金 97.35 億元,同比增長 3.76%。在費率層面,去除極值後,全市場佣金費率爲萬分之 7.7,高費率主要出現於中小規模公募。在權益市場行情整體回落的上半年,券商佣金爲何還能在逆市中增長?相關人士向藍鯨財經表示,或與公募基金調倉換股頻繁相關。

中信分傭最多,富國繳傭最多

在交易佣金市場,賣方和買方都有明顯的馬太效應,即頭部公募和券商繳納、收取了全行業大部分的佣金。

上半年,頭部十家券商分得了全市場將近五成的公募佣金。具體而言,中信證券以 6.77 億元分倉佣金穩居榜首,中信建投證券佣金收入同比略下滑 0.96% 至 4.96 億元,位居第二。廣發證券長江證券招商證券分別以 4.76 億、4.67 億、3.87 億尾隨其後。據統計,前十名券商合計分得 40.45 億的佣金,佔總佣金的將近五成。

近年來,券商佣金的頭部排序已經趨於穩定,中信、中信建投、廣發、長江、招商常年位居分傭榜前五。不過,巨頭之外的券商在分傭上競爭依然激烈。例如申萬宏源上半年佣金同比下滑 20.66% ,跌出了券商分傭榜單前十。在漲幅上,財通證券和民生證券表現優異,財通佣金分倉佣金達到 1.05 億元,同比增加 471.25% ,排名同比提升23 位;民生證券分倉佣金達到 1.92 億元,同比增長 62.39% ,排名進入前 20。

在繳傭端,富國基金以 4.62 億的佣金位居榜首,據統計,富國已連續十餘個財報季蟬聯分傭榜榜首。具體來看,上半年有 7 家公募向券商支付的佣金超過 3 億元,其中,富國 4.62 億元、華夏 3.49 億元、易方達 3.43 億元、廣發 3.91 億元、中歐 3.65 億元、南方 3.33 億元、匯添富 3.17 億元。受市場走弱等因素影響,將近半數的基金公司上半年佣金支出同比下降,其中北信瑞豐跌幅最大,同比減少 63.91%。頭部公募中,匯添富、富國、易方達佣金支付下降明顯,分別同比減少 17.45%、14.11%、12.37%。

公募“反哺”券商股東

在頭部公募中,基金公司存在用佣金“反哺”券商股東的現象,尤其是券商系公募。

根據證監會規定,基金公司支付給一家證券的年交易佣金,不得超過其當年所有買賣證券交易佣金的 30% 。但上半年逼近 30% 這條紅線的頭部公募不在少數。例如,名列分傭榜首的富國基金向券商累計交付超過 4.62 億元,其中富國的兩大股東,申萬宏源證券、海通證券分別領取 0.55 億、0.54 億;華夏基金向股東中信證券交付 0.99 億,佔總佣金的 28.51%;華安基金向股東國泰君安交付了 21.97% 的佣金席位;萬家基金向股東中泰證券交付了 29.57% 的佣金席位。儘管都精準控制在合規線之下,但公募與券商股東的利益交織可見一斑。

除此,據界面新聞統計,上半年公募的券商佣金平均費率爲萬分之 8.051 。其中,佣金費率最高的是興華基金,佣金費率高達萬分之 50 ,如果去掉興華基金這個極值,公募平均費率爲萬分之 7.7 。

整體而言,中小公募的佣金費率高於頭部公募,全市場費率超過萬分之 10 的公募在規模上都較小,例如博遠基金費率爲萬分之 13.530、富達基金費率爲萬分之 11.439、明亞基金費率爲萬分之 10.825、蜂巢基金費率爲萬分之 17.353。相較而言,股票交易規模處於頭部的公募佣金費率則更低。股票交易規模前十的公募,僅華安基金一家傭金費率在萬八之上,其餘都控制在萬七左右。

公募向券商支付佣金的規模,與基金規模、佣金費率、股票換手率相關。長期以來,公募的分倉佣金費率在萬 8 上下,遠高於個人投資者和同爲機構投資者的私募、保險資管等。爲何公募的費率遠高於個人和其他機構?上述人士向藍鯨財經表示,公募的佣金費率之所以高,是因爲券商除了提供交易服務外,還要“以佣金換投研”,券商還會定期向公募提供路演、研報等投研服務。

近日,中信等頭部券商宣佈將下調個人投資者的交易佣金,公募等機構投資者尚無明確行動。不過, 7 月底某地方證監會發布文件稱,公募基金的交易佣金費率不得超過市場平均佣金費率的兩倍。這意味着,萬八的費率將對半砍至萬四。多位公募人士也向藍鯨財經表示,下半年的公募向券商支付的佣金將明顯減少。下調公募佣金費率,券商分傭的規模將縮小,必然會對券商的公募生意造成影響。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劉章明認爲,佣金費率下調將抬高市場的進入門檻,未來公募佣金會將向中大型綜合類券商集中,券商頭部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