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期財報的不斷出爐,很多企業在上半年的業績上都有了新的業績狂飆。

但是,有的企業的業績靠的是真材實料,而有的企業業績狂飆則是來自出售資產,而萬安科技就是如此,上半年實現營收17.22億元,同比增長逾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約60倍。

而這利潤近60倍的增幅,就是因爲公司出售資產來的,上半年,萬安科技出售上海萬暨、萬安匯智兩家公司股權,以此獲得了投資收益高達1.49億元,佔到了淨利潤的88%。

01

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爲產業鏈上的一員,萬安科技從事的汽車底盤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表示自己在行業中屬於前幾位的存在。但是,雖然說是這麼說,然而,深耕這個產業的萬安科技的盈利能力卻不怎麼行。

2023年上半年,萬安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7.22億元,同比增長25.92%;而淨利潤爲1.69億元,與上年同期的0.03億元相比,增加1.66億元,增長幅度高達5976.63%;但是,在對應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卻只有1094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0.10億元相比,算是扭虧爲盈了。

雖然說公司扭虧爲盈,但是其中的利潤大多數來自出售資產。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營收是7.62億元,同比增長14.69%,而淨利潤是0.01億元,同比增長143.68%,扣非淨利潤則是-0.07億元,同比增長20.46%。但是,公司的第二季度營收是9.61億元,同比增長36.51%,淨利潤則是1.68億元,同比增長3122.03%,而扣非淨利潤則是0.18億元,同比增長1106.89%。可以看出,萬安科技上半年的轉折點就是在第二季度,也就是公司出售資產導致的。

一季度的時候,萬安科技的實現營收利潤雙漲,但是主要還是因爲去年同期虧損導致的,而二季度淨利潤大增和扣非淨利潤億倍增,首先是去年同期虧損,基數低,而另一方面是來自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公司二季度出售了子公司上海萬暨、萬安匯智的股權,獲得的投資淨收益1.49億元,占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的86.95%。其中,出售上海萬暨部分股權產生的收益佔本期淨利潤的90.06%(含會計覈算調整)。

所以,萬安科技的盈利能力非常差,畢竟營收超17億,但是扣非淨利潤卻只有1094萬元,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是15.33%、9.68%,處於行業較低水平。尤其是近3年的業績發展非常不平穩,連續2年淨利潤下降,而2022年上漲,但是還沒有回到2019年,差距非常大。

02

近期,萬安科技在推進定增募資的事項,此次想要募資不超過7.3億元,將用於新增年產50萬套鋁合金固定卡鉗項目、新能源汽車底盤鋁合金輕量化建設項目等建設,並使用1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而這兩個項目分別要投資的金額是1.63億元和8.46億元,總計10.09億元的投入,但是,在募資上將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有必要嗎?

按照年報顯示,萬安科技的賬面貨幣是8.20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4.20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75億元、長期借款0.17億元,長短期債務爲6.12億元,與年初的6.05億元相比略有增加。

在財報上顯示,其實萬安科技的資金很充足,那麼爲什麼會出現“存貸雙高”的局面呢?賬面資金充足爲什麼還要進行募資呢?是否存在資金被限制或者其他地方佔用的結果呢?

並且,上述兩個項目雖然說在投產後,可以預計獲得年收入近4.30億元和10億元,而預計毛利率分別是17.55%、18.80%。但是,在產能上面,萬安科技的產能利用率又不高,光是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氣壓制動系統產能利用率爲45.49%,產銷率爲134.85%,而在2022年公司的各個產品利用率低於70%,所以利用率如此低,爲什麼還要募資擴產呢?

而針對定增募資,深交所專門發了問詢函,是否有募資擴產的必要性呢?

所以,你認爲萬安科技的項目能通過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