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秀蘭)距離證監會最嚴“減持新規”出臺已經過去一週多的時間,有些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暫停減持計劃,也有多家公司發佈股份回購計劃,包括君實生物、九安醫療等。

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這是證監會在8月27日晚間出臺最新政策調整。證監會表示,正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爲的打擊力度。

新規一出,多家上市公司的減持計劃受到影響。以新規發佈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即8月25日收盤時的數據爲準,據Choice統計,上市公司存在破淨的393家、破發969家;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有1071家;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1759家。排重後,符合以上條件之一的上市公司共有2466家,不乏生物醫藥企業,包括翰宇藥業、康希諾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經宣佈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記者注意到,也有一些生物醫藥企業在新規出臺後發佈股份回購計劃。

新規發佈後的第二天,君實生物發佈公告,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兼董事長熊俊提議,使用部分超募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回購股份資金總額在3000萬元-6000萬元,回購的股份將在未來合適時機全部用於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

另一家企業九安醫療的回購股份資金總額更高一些。8月30日,九安醫療發佈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衆股份,回購資金總額在5億元-10億元,回購價格爲不超過49.00元/股(含)。據此計劃,此次回購股份數量約佔公司當前總股本的2.10%-4.20%。九安醫療稱,此次回購源於公司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低於公司最近一期每股淨資產,公司管理層認爲股價已經偏離公司基本面,回購旨在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在《財富》今年7月公佈的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中,有18家生物醫藥企業上榜中就包括九安醫療,並以60.9%的淨利潤率位居淨利潤率榜榜首,也是500強榜單之中唯一一家淨利潤率超過60%的企業。2022年,九安醫療實現營收263.15億元,同比增長997.80%,淨利潤達到160.30億元,同比增長1664.19%。

華熙生物也在8月30日發佈公告,擬以2億元-3億元的資金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30.00元/股(含),回購資金爲自有資金,此次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數據顯示,在新規發佈前後,A股發佈回購股份預案的公司已經超過100家,天風證券指出,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有利於向市場傳遞積極向好的情緒,彰顯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大規模回購、增持作爲一種市值管理行爲,不僅有助於修復、提升公司自身形象,也有利於保護既有投資者的利益,改善投資者情緒。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