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之王”的業績,一直是市場重點觀察的對象。

8月25日晚間,招商銀行(600036)披露了2023年半年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營業收入1784.6億,同比下降0.35%,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757.52億元,同比增長9.12%。

此外,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606.4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6.37億元;不良貸款率0.9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針對這一業績情況,上任一年多的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2023年中期業績交流會上總結爲:“整體來說,我們自己總結上半年經營基本面就是底色沒變、底子很厚、底氣很足。”

在市場上,招商銀行有“零售之王”之稱。

所謂“零售之王”指的是,早在2004年招商銀行就在年報中提出將零售銀行作爲發展的戰略重點,在經過用“一卡通”替代存摺的1.0時代,用財富管理替代以存款爲中心的2.0時代,以及用APP經營替代卡片經營的3.0時代後,招商銀行在2020年正式開啓4.0時代,將“大財富管理”作爲新戰略。經過近二十年的堅持,招商銀行在個人貸款、私人銀行以及個人金融業務收入貢獻等方面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成爲行業公認的“零售之王”。

不過,在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卻表現爲整體承壓。其中圍繞零售業務的多個數據指標出現下滑。

總體看,招商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息收入爲1089.96億元,同比增長1.21%;而非利息淨收入爲694.64億元,同比減少2.71%。即非息業務出現下滑。

具體看,當期招商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69.46億元,同比減少10.21%,其中,代理保險收入92.60億元,同比增長3.07%,主要是期繳保險銷量及佔比同比上升;代銷理財收入25.90億元,同比減少25.85%,主要是理財產品規模同比下降及費率降低;代理基金收入28.56億元,同比減少17.79%,主要是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保有及銷售規模同比下降;代理信託計劃收入17.03億元,同比減少25.54%,主要是代理信託業務量下降及業績報酬減少;代理證券交易收入3.74億元,同比減少20.09%,主要是香港資本市場持續低迷,股票交易量減少。

資產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60.15億元,同比減少5.11%,主要是招銀理財產品管理規模同比下降。

託管業務佣金收入28.85億元,同比減少5.25%,主要是權益類公募基金、理財託管規模下降。

銀行卡手續費收入100.51億元,同比減少6.12%,主要是信用卡線下交易手續費下降。

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78.01億元,同比減少0.23%,主要是電子支付收入減少。

根據半年報披露,其關於非息收入的數據,幾乎全面下滑。

在非息收入下滑之下,進一步觀察招商銀行的不良。報告期內,招商銀行新生成不良貸款305.09億元,同比減少1.93億元;不良貸款生成率(年化)1.04%,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從業務大類看,其貸款不良生成額56.93億元,同比減少33.80億元;零售貸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額43.69億元,同比增加7.88億元;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貸款204.47億元,同比增加23.99億元。從地區看,不良生成主要分佈在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及總行(信用卡貸款);從行業看,不良生成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從客羣看,不良生成多數爲國標中型企業。

可以看到,零售業務也是上半年形成不良的主要板塊。

對於下半年,招商銀行提出,該行將圍繞打造價值銀行的戰略目標,積極推動中間業務高質量發展。從這一點看,招商銀行大財富管理的戰略沒有變。

隨着經濟的回暖,下半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是否能夠重回增長值得進一步觀察。

需要提及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前十大股東中,有2大機構投資者發生了大額減持。

機構在銀行股中的進出,也是觀察銀行發展的角度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