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

經過15年的創新發展,中國商飛初步形成了ARJ21、C919、C929等產品,產品的發展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9月10日,在2023浦江創新論壇主論壇全體大會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自信地介紹着中國大飛機的發展。

從14世紀末的“萬戶飛天”,到20世紀萊特兄弟的第一次動力飛行,製造飛機的材料從木質結構到複合材料……在飛行的路上,無數夢想家、實踐家付出了智慧、汗水,甚至犧牲,才鋪就了人類飛天的道路。如今,一件大型噴氣客機飛機的零部件已經超過數百萬,運輸一名乘客的百公里油耗已經降低到2.4升,每天有10萬架次飛機在飛行,每年搭載旅客40億人次,航空事業的發展實際就是人類科技創新發展的歷史。中國的大飛機也是在創新中成長和進步。賀東風介紹,2006年,中國政府立足經濟、科技長遠的發展,將大飛機確定爲16個重大專項之一,組建了中國商飛公司,並圍繞着機制、政策、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商飛公司作爲大型客機項目的實施主體,統籌中國幹線和支線飛機的發展,是實現民機產業化的主要載體。經過15年的創新發展,中國商飛公司已初步形成了ARJ21、C919、C929等產品,產品的發展實現了從“0”到“1”。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

ARJ21作爲我國第一款投入商業運營的噴氣支線客機,已有112架飛機投放到市場,目前訂單775架,國內國際航線都有運行,產品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包括貨機、公務機、醫療機、應急救援指揮機等。首家海外用戶是印尼,ARJ21除了在印尼國內飛行,還開通了印尼到馬來西亞、印尼到新加坡的航線,目前已累計安全載客860萬人次。而最新一代的C919航程是5550公里,覆蓋的座級約是156-192座,C919去年底交付了首家客戶,今年5月實現了商業運營,目前已交付2架飛機,訂單數已經達到1061架,後續該飛機還將有所升級,覆蓋的座級將從130-240座。C929正處於初步設計階段,航程將達到12000公里,覆蓋的座級約是250-350座。

在產品實現的過程中,中國商飛積極推動產品和技術的創新,運營了新型合金、碳纖維等一批新材料,集成了最新一代的發動機、綜合化模塊航電等一批先進的動力系統,掌握了高安全等級的軟硬件技術,中國商飛還不斷探索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產品研製過程中的應用,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中國商飛一方面向老牌企業學習,一方面融合新技術、新設備、新生產線,新技術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改善了產品質量,從而奠定了中國商飛獨特的技術優勢。目前,中國商飛具備數百萬零部件且單位體積零部件密度最高的交通裝備集成能力,具備了材料、推進、電子、液壓、空氣動力學等多種技術的融合能力,具備了飛機制造商對於創新、安全、經濟、效益的權衡決策能力。

面對未來,大飛機的創新永無止境,面對全球航空的安全、環保、效率的新挑戰,中國商飛將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積極塑造大飛機的全球創新生態,針對空氣動力、結構效率等專業能力的持續提升,圍繞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等發展方向,持續推動5G、大數據、電池氫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爲人類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中國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