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20宣言,“意外打臉”)

當地時間10日中午,G20新德里峯會落下帷幕。峯會通過宣言強調,未來,將本着多邊主義精神、以共識爲基礎繼續運作,所有成員平等參與包括峯會在內的所有活動,積極作爲,以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

G20新德里峯會國際媒體中心旁的裝置

此前有分析稱,G20新德里峯會或許是面對雜音最多、情況最爲複雜的一屆峯會,並可能在G20峯會歷史上首次無法產生聯合公報。

這一背景下, 宣言的發表釋放了積極信號,向外界傳遞信心,表明儘管在許多問題上各方存在分歧,但求同存異的努力仍在繼續。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宣言的出爐讓攪局者被“意外打臉”。

據《環球時報》報道,G20新德里峯會召開前夕,美西方輿論將印度主辦G20當成炒作“龍象之爭”的機會,極盡挑撥之能事。

然而,針對美西方大肆炒作的“中印矛盾”,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在面對媒體誘導性的問題時表示,“我根本不會按照你建議的方式看待此事。”

此次峯會的主題爲“一個地球,一個家園,一個未來”,但美國卻在這一多邊場合強行推進自己的地緣政治議程,大搞“小圈子”。

9日,美國與印度、中東國家和歐盟簽署一項協議,旨在建設可以連接相關國家的鐵路網絡和海上航線。

美國總統拜登在宣佈該項目的活動上宣稱:“這是打破格局的地區投資項目。”

儘管美國官員否認該項目是爲對抗中國在新興市場中的影響力,但西方媒體普遍將其視爲抗衡“一帶一路”倡議的舉措,還有美媒指出這一“雄心勃勃”的項目意在“對抗中國數年來在全球支持大規模基建項目”。

拜登出席G20峯會

此外,美西方國家還以拒絕發表聯合聲明來要挾G20譴責俄羅斯。

俄羅斯外交部在G20峯會前就發表聲明稱,以美國爲首的七國集團(G7)國家正向印度施壓,試圖在峯會最終成果文件中表達G7關於烏克蘭局勢的單方面立場,但印度盡力堅持中立立場。

參考消息援引英國《金融時報》9日報道稱,領導人們未能在G20峯會聯合宣言中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爲“對西方國家的一個打擊”。西方在過去的一年中試圖說服發展中國家譴責莫斯科並支持烏克蘭。

報道稱,談及俄烏衝突,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說:“事實是,這是一個非常兩極分化的問題,對此存在多種看法。”他表示,公平地說,記錄真實情況是正確的做法。

正如宣言中所強調的,G20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不是解決地緣政治和安全問題的平臺。一些攪局者試圖在峯會上強推地緣政治議程,也將無果而終。

新德里峯會閉幕後,巴西正式接棒成爲G20新一任輪值主席國。

巴西總統盧拉在閉幕式上再次呼籲G20保持團結。“我們不能讓地緣政治問題綁架G20討論議程。我們對分裂的G20沒有興趣。我們需要和平與合作,而不是衝突。”

巴西正式接棒成爲G20新一任輪值主席國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雜音之外,外界關注G20新德里峯會上彰顯真正多邊主義的時刻。

9日,G20成員在峯會上達成一致,邀請非盟成爲正式成員。

此舉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將有助於非洲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爲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弘揚真正的多邊主義、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產生積極作用。

非盟成爲G20正式成員,離不開中國等夥伴的支持與力挺。

中國是第一個明確表態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國家,還支持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上就優先解決非洲訴求作出特殊安排,呼籲多邊金融機構提高非洲國家發言權。

塞內加爾總統薩勒說,中國是非洲國家忠實和堅定的朋友,感謝中國第一個公開支持非盟加入G20倡議。

事實上,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推動G20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上發揮引領作用,支持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印度G20協調員阿米塔布·坎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多邊體系參與者,並且發揮了具有建設性和積極的作用。

“我認爲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多邊體系參與者,非常積極地參與G20議題。中方參與的每一個工作組,涉及雙邊問題,也有多邊問題,中方發揮了非常具有建設性和積極的作用。”坎特說。

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可持續發展困難增多的背景下,G20應求同存異、摒棄雜音,特別是其中的大國更應展現責任與擔當,團結合作應對國際經濟和發展領域的突出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