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作 者 | 杜巧梅

編 輯丨張明豔 黎雨桐

在9月10日通過官方微博宣佈自願終止與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進程僅僅一天後,威馬汽車牽手美股上市公司開心汽車納斯達克股票代碼:KXIN)。

9月11日,開心汽車正式宣佈已經和WM Motor Holdings Limited(威馬汽車)簽署了非約束性併購意向書,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併購其股東持有的100%股權。

資料顯示,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底,是一傢俱有設計、研發(硬件和軟件)、供應鏈管理、整車和電池包製造、線上數字營銷、線下銷售和服務、汽車金融等全能力的新能源智能整車企業。在整車集成、三電系統、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具有核心技術並擁有溫州生產基地、黃岡生產基地兩座工廠。

而開心汽車同樣成立於2015年,並在2019年5月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爲中國第二家在美上市的二手車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二手車經銷商集團。

自成立初期至2020年,開心汽車主要從事高端二手車業務,並在2020年12月收購平行進口車電商平臺“海淘車”,希望打造全新的高端汽車新零售平臺。

2021年8月,開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並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8月,開心汽車宣佈完成對茂林斯達(2012年在美國註冊成立,全資擁有無錫茂林斯達科技公司以及河南御捷時代汽車)的收購和股權交割,並開始了在微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佈局。

不過,此次威馬與開心汽車的牽手也十分出人意料,山窮水盡之時,威馬汽車似乎又找到錢了。

“威馬汽車時尚科技的品牌及產品定位和開心汽車的發展規劃非常吻合;通過這次併購合作,威馬汽車也將擁有更大的資本舞臺,更好地推動智慧出行產業的發展及落地。”對上述合作,開心汽車董事長兼CEO林明軍表示。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非約束性併購意向書中,無論是威馬汽車還是開心汽車方面都未透露收購的具體金額,雙方合作也未成定局。

不過9月11日晚間,開心汽車方面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此次併購可能要靠增發新股。

威馬被曝辦公室一片狼藉

創始人已不在國內

作爲曾經造車新勢力中的“明星”企業,威馬汽車累計融資約410億元,但在數次衝擊IPO碰壁後逐漸掉隊。

根據威馬汽車此前發佈的招股書,2019-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7.6億元、26.7億元、47.4億元;對應淨虧損分別爲41.5億元、50.8億元、82.1億元,虧損額持續增加。到2021年底,威馬汽車的負債總額達到了406億元;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威馬汽車的賬面剩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36.78億元。

由於資金鍊緊張拖欠供應商賬款導致核心零部件斷供,原計劃於2022年年內交付的M7也陷入停滯。

進入2023年以來,威馬又頻繁陷入工廠停產、工人討薪、銷售渠道及售後停擺等衆多危機。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日有已經離職的威馬汽車員工告訴記者:“威馬汽車辦公樓早已沒什麼人了,大家陸續離開了。”從上述員工發來的一段視頻來看,威馬汽車辦公室內部已經無人辦公,遍地都是辦公垃圾。

另據財聯社報道,有接近威馬的業內人士表示,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本人已不在國內。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另一知情人士的證實。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存在多個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5.9億元,此外還存在限制消費令和多個股權凍結信息。

此前,6月29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與此同時,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對於上述內容,7月4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沈暉先生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經覈實,該限高令已撤銷。”

威馬方面表示,目前,各級各地政府持續關注和關心威馬汽車的脫困和發展,威馬汽車正在沈暉的帶領下,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並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於近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運營。

5月10日,威馬汽車還與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就鋰電池回收、電池銀行等項目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7月11日、7月25日,威馬汽車又在其官方微博接連發布living Engine 2.2版本正式發佈、新車整裝待發準備出海的消息,並表示威馬汽車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

威馬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不過,缺少造血能力又面臨經營困境的威馬汽車,風波並未停止。

在經歷股權凍結、製造公司破產審查後,9月8日,Apollo出行發佈公告稱,考慮到(其中包括)全球市況動盪及地緣政治衝突、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確定及疫情後短期經濟復甦等其他商業因素,買方、賣方及公司已相互同意訂立終止契據以終止收購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

與Apollo出行收購協議的終止也意味着,威馬汽車通過反向收購(RTO)的上市方案再度“流產”。

不過,雖未完成反向借殼上市,但威馬汽車表示目前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東,未來將繼續支持Apollo出行的發展。

資料顯示,2022年年初,威馬汽車通過一系列換股方式獲得力世紀(後更名“Apollo出行”)28.51%股權,成爲了力世紀最大的單一股東。同時,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被任命爲力世紀非執行董事兼聯席主席,成爲力世紀的實控人;作爲曾經威馬汽車創始團隊核心成員之一的戚正剛也被任命爲Apollo總經理。

截至目前,威馬控股擁有Apollo出行約23.67%股權,爲後者的主要股東。沈暉(連同其配偶王蕾)直接及間接持有威馬控股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0.82%,也是Apollo出行的主要股東。

2022年8月26日,力世紀中文名稱變更爲“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一個月後的9月29日,力世紀又將上市公司簡稱變更爲“Apollo出行”,宣佈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未來將主要聚焦在豪華電動車市場。

入局造車,二手車經銷商轉型

作爲二手車經銷商,爲入局新能源汽車製造行業,近兩年來開心汽車動作不斷。

在與威馬簽署併購協議一個月前,開心汽車剛剛完成對茂林斯達的交割。

“茂林斯達的研發管理團隊核心——董事長顧鐳,有着豐富的汽車從業經驗;同時,河南御捷具有完整的產線和銷售網絡。”林明軍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整車製造工廠涉及生產、運營,我們對此並不擅長,必須交由專業的人(經營)。”

按照開心汽車的規劃,完成對茂林斯達的交割後,開心汽車將擁有朋克電動汽車(POCCO EV)的全部資產和全部業務經營。開心汽車在保留原有新車、二手車等汽車傳統銷售業務的基礎上,全力向新能源造車領域轉型。

“目前以A0/A00級新能源產品爲主,朋克品牌已有產品朋克多多、朋克美美。出口和國內銷售初步規劃是一半一半。國內渠道包括了朋克汽車原有的500家國內經銷商渠道,目標主要集中在3-6線城市市場。”開心汽車方面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對於聚焦A00級新能源乘用車業務,林明軍也曾透露,這一細分市場有着巨大的內銷和出口潛力——成本較低,且出口毛利率較高。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214萬輛。而在出口的53.4萬輛新能源車中,微型純電動車(A0+A00級)佔比達到56%。

爲推動出口業務,今年4月,開心汽車宣佈與中國車輛進出口有限公司(CMC AUTO)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車出口聯合交易平臺,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實現108億美元的總交易額。

“伴隨着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不斷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持續向好。”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曾表示。

雖然海外市場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國內市場上,微型純電動車(A0+A00級)競爭十分激烈。從網紅車型五菱宏光MINI EV到奇瑞QQ冰淇凌再到長安微型純電小車Lumin,隨着入局者的增多,該細分市場已是一片紅海。“後來者”開心汽車也必然面臨激烈競爭。

而此次宣佈對威馬汽車的併購,將進一步豐富開心汽車的產品佈局,並推動品牌的向上發展。目前,威馬汽車已經研發成功並且批量交付的車型包括E5、EX5、EX6、W6四款,M7也即將交付。

同時,威馬在國際化方面也有所佈局,已在歐盟,中東,東盟,北美等地具體推動多元化合作項目。威馬汽車的部分車型也獲得了歐盟WVTA認證和SSTA認證(EX5車型爲WVTA,E5車型爲SSTA)。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納斯達克上市,但開心汽車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能否有足夠的資金收購威馬汽車並支撐威馬汽車“重生”,依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開心汽車披露了其虧損和經營活動產生的負現金流的歷史並表示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保持盈利。

財報顯示,自2019年以來,開心汽車一直沒有盈利。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別發生了20萬美元、1.959億美元和8050萬美元的淨虧損。雖然2022年淨虧損大幅減少,但主要是由於2021年商譽一次性減值損失1.437億美元。

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開心汽車累計虧損2.816億美元。

部分內容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財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