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近日,寒武紀公佈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減少33.37%;實現淨虧損5.60億元,虧損同比收窄12.8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5.4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虧損收窄7758.07萬元。

虧的比賺的還多,是寒武紀一直以來的業績狀況。近年來,寒武紀的營收規模未見明顯增長,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出現規模縮水的問題,但深陷虧損的問題依然未解,自2020年上市以來,寒武紀已經累計虧損超30億元。

2023上半年雖然虧損有所收窄,但卻是以大幅縮減研發爲代價,研發費用及人員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減少。同時,儘管已上市多年,但寒武紀至今仍對政府等大客戶深陷依賴,由此導致應收賬款週轉速度逐年變慢、賬齡逐漸拉長。

業績慘淡,但由於上半年在ChatGPT熱潮的影響下股價實現了較大的漲幅,多個大股東藉此對寒武紀“清倉式”減持,或向市場傳遞了並不看好的信號。而在大股東減持套現之後,寒武紀的股價也應聲下跌。截至近日,寒武紀的股價已較此前攀升的最高點回吐50%。

虧損收窄的代價是研發費用、人員銳減 深陷大客戶依賴回款堪憂

虧損有所收窄的背後,除了營業成本隨着營業收入的縮水有所減少之外,還有寒武紀在研發費用當面的大幅收縮。

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的研發費用爲4.8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47億元,同比降低23.32%,與2022年全年的15.23億元相比,甚至不及後者的三分之一。

在研發費用構成中,職工薪酬從去年同期的3.73億元減少至3.05億元,測試化驗加工費從去年同期的6642萬元大幅減少至1078萬元,無形資產攤銷從上年同期的6538萬元減少至4770萬元。

與此同時,寒武紀的研發人員也出現了大幅減少。截至2023年中,寒武紀的研發人員數量爲980人,而2022年底時還爲1205人,短短半年間研發人員銳減200餘人,佔比接近20%。

研發費用一反往常出現大幅下滑、裁減研發人員,對於身處AI芯片賽道、曾坦言公司目前與英偉達存在差距的寒武紀而言,並非一個向好的信號。對比英偉達來看,2023財年英偉達的研發投入高達73.4億美元,研發人員數量爲19532人,同時研發投入與人員數量均保持持續增長。

實際上,與以縮減研發爲代價的虧損收窄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寒武紀的營收規模縮減問題。近年來,寒武紀的營收規模並不大,且增長幅度也並不明顯,2022年全年實現7.29億元,僅同比增長1.11%,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3.37%,這也是其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縮水。

而在這背後,是寒武紀成立多年來卻一直深陷對於大客戶、對於政府的依賴。

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雖然沒有披露對於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但從以前年度來看,2017-2022年, 寒武紀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佔比分別爲100.00%、99.95%、95.44%、82.11%、88.60%和84.94%,客戶集中度極高。

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再收到政府補助7314萬元,甚至佔到了寒武紀自身實現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更何況政府補助的金額相較往年已經明顯減少,2022年政府補助爲2.79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來自政府的訂單並不具備可持續性,受到政府需求、財政支持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並且寒武紀爲客戶的定製化訂單也無法將所投入資源複用在其他項目上。更何況,寒武紀在這樣的訂單中,議價能力與回款能力也堪憂。

在按欠款方歸集的期末餘額前五名客戶中,來自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京市科技創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應收賬款期末餘額分別爲2.98億元、2.88億元,佔比分別爲39.82%與38.38%,分別已計提壞賬4477萬元與1438萬元,其中來自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已逾期1-2年,計提比例達到15.00%。

從各項營運能力指標來看,近年來,寒武紀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存貨週轉天數均在大幅增加。2020-2023年上半年,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爲163.90天、276.58天、472.81天與1610.02天,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分別爲106.78天、171.18天、307.06天與1115.93天。

賬齡方面,在寒武紀7.49億的應收賬款中,有3.04億賬齡在1-2年,賬齡在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佔比接近50%。

可以看出,寒武紀雖然營收規模不大,但其收入很大程度上都是經由應收賬款實現的,未來收入是否還會繼續縮水、甚至已實現收入能否順利收回,都尚未可知。

此外,今年上半年,寒武紀子公司行歌科技也傳來大裁員的消息。目前寒武紀對行歌科技持股比例爲56.32%。行歌科技被視爲寒武紀在車載智能芯片的重要佈局,據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投入於車載智能芯片1.18億元,累計投入4.64億元。而行歌科技在2022年及以前都未產生過收入,2023年上半年僅實現營業收入48.98萬元,淨虧損5068萬元。

多家大股東借上漲之際清倉減持套現離場

2023上半年,寒武紀業績欠佳,但股價卻借ChatGPT的東風實現了接連上漲。

2022年底,寒武紀的股價曾來到低點54.15元/股,但僅僅4個多月過去,寒武紀的股價便來到了近日最高點271.47元/股,實現了4倍的上漲。但股價高漲的一片風光並不長久,今年6月之後,寒武紀的股價便開始一路下行。截至今日收盤價,寒武紀爲141.09元/股,相比最高點已經跌去近50%。

但在短短半年間的股價上漲中,多家大股東對寒武紀接連減持套現。

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大股東對寒武紀減持套現的時間點基本在股價的高位,而5家股東中有4家實現了清倉式減持,持股比例降至0%。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古生代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共計套現14億元,國投(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套現近12億元,南京招銀電信新趨勢凌霄成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湖北長江招銀成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套現3.88億元、1.91億元。

在寒武紀業績表現不佳、但股價剛借熱點稍見起色的同時,多個大股東便紛紛“清倉式”減持,或向市場傳遞了並不看好的信號。而在大股東減持套現之後,寒武紀的股價也應聲下跌。未來公司的業績與股價又將如何走向,仍有待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