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衛

9月10日,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四年前的9月10日,馬雲宣佈退休,時任阿里 CEO 的張勇就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阿里完成了第一次制度傳承。

四年後的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4週年之際,又迎來了新的董事長、CEO。

9月10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通過全員信宣佈已在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吳泳銘出任集團CEO。

張勇在身退的同時,也卸任了阿里雲董事長與CEO,阿里巴巴董事會表示尊重逍遙子(張勇)的決定,並任命吳泳銘兼任阿里雲董事長與CEO。

張勇在阿里的生涯長達16年,有着淘寶網的CFO、雙11的締造者、阿里CEO、馬雲接班人等名頭,如今徹底退了,他的繼任者蔡崇信如何?

作爲阿里巴巴的元老,蔡崇信、吳泳銘都是和馬雲一起打江山的 " 十八羅漢 ",只是蔡崇信一直隱於幕後,隨着此次接棒董事長,讓他再次進入大衆的視野。

誰是蔡崇信?

蔡崇信祖籍湖州,出身法律世家,在耶魯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先在紐約做了三年律師,去了瑞典AB投資集團,做亞洲區總裁,年薪70萬美元。有風投機構背景的他,見慣了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遊戲。

1999年,蔡崇信被馬雲挖至阿里擔任首席財務官一職,當時阿里還在創業期。作爲公司創始人之一,蔡崇信擔任首席財務官至2013年,其後又擔任了菜鳥集團董事長、淘天集團董事等。

對於加入阿里往事,蔡崇信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曾提到:“如果去阿里巴巴幹半年,公司不行了,我還可以再回頭去幹稅務律師或者做投資。”

在阿里內部,蔡崇信被譽爲是“低調且不可被言說”的神祕人物。在屈指可數的公開採訪中,蔡崇信傳達的除了企業決策,便是一些使命必達的價值觀。

蔡崇信被外界譽爲阿里的“財神爺”以及“馬雲背後的男人”。馬雲負責定方向、謀戰略,在大場合拋頭露面,不干涉財務工作。蔡崇信站在他的背面,負責阿里的財務和投資,擁有充分的權限。

作爲有着資深法律和財務背景的人,又擁有海外風投機構經驗,蔡崇信希望引入一套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全球化的發展格局,這對阿里的發展至關重要。

早期,蔡崇信主導阿里對雅虎中國的收購、幫助公司拿到高盛鉅額投資。其後,他參考了當時互聯網巨頭的企業架構,給阿里建立了VIE架構。

2007年、2014年,阿里先後在港交所、紐交所上市,兩次帶隊的都是蔡崇信,尤其是紐交所上市創下當時最大的IPO。蔡崇信作爲重要的操盤手,對阿里的每一筆投資嚴格審覈,設置“原則線”,他敢於對孫正義說NO。

在與大資本的博弈中,蔡崇信既給阿里融到了資,也讓控制權牢牢握在自己人手裏。

此後,蔡崇信擔任阿里戰投負責人,全面負責戰略投資工作,主導了阿里擴張時期對UC、高德、餓了麼、陌陌等項目的投資併購。

對於阿里的投資佈局,蔡崇信曾表示,“我們投資的成功與否不僅在於資金的回報,更在於投資給人們帶來的價值,我們如何以數字化轉型服務龐大的消費者羣體,並獲取更多的消費者洞察。”

蔡崇信被喻爲是給阿里帶來“質變”的人,利用他的財務知識和法律知識,將阿里帶上了專業的融資之路,撬動數千萬的投資,與大金融機構的股權博弈,賦予了阿里現代大公司的DNA。

阿里元老重新掌權

2019年6月,蔡崇信從阿里戰投掌門人的位置上退了下來。當年,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買下一支NBA球隊,他以創紀錄的23.5億美元收購布魯克林籃網隊,這是他昔日求學城市的球隊。

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自由度,蔡崇信發起了籃球獎學金,創立了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支持教育、體育以及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等。

2023年3月,阿里啓動了24年來的“1+6+N”組織變革, “1”是阿里巴巴集團,“6”是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阿里的六大板塊業務。在新的組織架構下,阿里巴巴從大集團轉向控股公司,六大版塊各自負責。

這輪組織變更,被喻爲是阿里內部打破大鍋飯,逐漸形成一個“市場經濟”模式。

在“1+6+N”的新業務集團董事名單中,彭蕾、童文紅等外界熟悉的名字再次迴歸,而蔡崇信、吳泳銘等阿里核心元老重新掌權。

今年6月,在宣佈即將接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8天后,蔡崇信出現在2023全球智慧物流峯會的電子屏幕上。

他在演講時說:“如果把物流和電子商務看作是一支球隊的最強雙人組,那麼他們在過去的20年裏,聯手呈現了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精彩賽事。”

作爲阿里老將,蔡崇信依然帶着體育、團隊合作等熟悉的話語體現,迴歸之後,他的第一槍就是重注菜鳥。作爲阿里體系內收入增速和發展潛力上最被看好的業務之一,菜鳥的地位不言而喻。

蔡崇信將服務於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升級爲菜鳥速遞,並且避開了通達系主要覆蓋的經濟型快遞,聚焦中高端服務市場,一時間業界譁然,這意味着菜鳥將觸手伸向順豐和京東兩家的領地。

蔡崇信的目標還不止於此,他爲菜鳥擬定了數據化、全球化、智能化的戰略方向,表示將以“每年1-2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蔡崇信爲菜鳥全新的定位,也將爲阿里開闢出全新的大陸。

在宣佈接任董事會主席的82天后,9月10日教師節當晚,蔡崇信發佈全員信正式履新,蔡崇信在公開信中說:“四年前的今天,馬老師把董事會主席的接力棒交給CEO逍遙子(張勇),開啓了一家期望百年的企業傳承體系的第一步。時隔四年,逍遙子把棒交到我和吳泳銘手裏,繼續延續阿里的傳承體系。”

他說: “我和吳泳銘,會和所有阿里人一起堅守我們的使命與願景,一起迎接下一階段的發展。”

十字路口的阿里挑戰

如今的阿里,不僅外界視之已進入“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今年 5 月下旬,馬雲召集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會,會上他以諾基亞和柯達舉例,認爲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

一方面,拼多多、快手、抖音的崛起不斷侵蝕阿里基本盤的電商陣地,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反壟斷整治、性侵案風波、疫情挑戰等因素下,阿里市值蒸發超過一半,趨於保守的阿里也被外界質疑失去了創新能力,遭遇內憂外患。

電商行業處風雲變幻,電商不再僅僅只是一個龐大的“流量中心”,會像“毛細血管”一樣深入到千行百業,成爲支撐起諸多行業的基礎設施。伴隨着人工智能議題的火熱,整個互聯網行業正在發生着的一場深刻且全面的變革,阿里採取了緊隨策略。

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新任CEO吳泳銘也發佈了一封全員信,再次確立公司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爲先和AI驅動。

吳泳銘說:“集團會圍繞這兩大重心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戰略優先級。在此基礎上,集團將對三類業務加大戰略性投入:1、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2、AI驅動的科技業務;3、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

吳泳銘重提到阿里的全球重塑計劃,阿里不僅是自己出海,更要通過構建一張全球化的商業網絡,協助更多中國以及全球中小企業在世界拓展商機。 對於人才,吳泳銘稱會堅決實行團隊年輕化,4年內,要讓85後、90後作爲主力管理者刷新業務管理團隊,

回顧張勇主掌阿里的時代,確有很多創新。張勇最大的貢獻是創立天貓,贏得更多品牌方的信任,創造了雙11狂歡節,爲阿里敲定“All In 無線”戰略,幫助阿里引領移動互聯網時代;組織上,張勇提出“大中臺,小前臺” 的戰略,將平臺快速開發、快速試錯的效率命題解答到了極致。

那段時間,阿里進入超級擴張時代,電商、線下商超、物流、雲計算、本地生活、文娛、國際業務全面開花,股價走勢高歌猛進。

2020年10月31日,阿里美股股價觸及319美元的高位,8600億美元的美股市值以及6萬億港元的港股市值爲阿里定格難以打破的神話。

如今,阿里的美股市值僅2200多億美元,港股市值也僅1.7萬億,市值不僅是腰斬了。阿里進入到蔡崇信時代,還會有激動人心的創新嗎?市值還會重回巔峯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