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攸克地產

爲什麼喜歡北京?

這個問題,也許會收穫一千零一個不同的回答,但在攸克君的答案中,一定會有一條:在這座城市,你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國寶級收藏,也可以欣賞那些大師們的真跡,它有着太豐富的文化資源,無論是對歷史、藝術、自然或建築,任何的興趣,在這裏,都能遇見令人驚歎的展覽,這恰恰,是北京迷人的一面。

刷展,自然也是攸克君最愛的日常,即便不能從專業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創作之美,但藝術的魅力,不會設限,好的展覽,也總是能帶來心靈的治癒。所以只要時間允許,感興趣的展就一定不會錯過。

剛剛過去的這一週,攸克君打卡了一場名爲“家的研究所”的展覽,展廳雖然不大,但搭建的細節滿滿,可滾動的卷軸上羅列了歷朝歷代與房子有關的事兒,一面用純白色便利貼裝置的巨幅牆面,成爲可互動的空間,這其中涉及到有關於居住的“100個痛點”,也成爲展覽中最特別的“展品”,令人駐足思考。

這是一場快閃在北京某個商場中庭的展,來來往往的觀展者大多也都是隨機經過的路人,但看得出,大家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甚至也都紛紛參與到這其中的討論上來,這也讓攸克君意識到,其實一場好的展覽,並非一定要有名畫或名作加持,一個能夠引發思考與交流的話題,一個用心準備與呈現的形式,都能讓觀展者有所收穫。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場有趣的展覽,策展方卻是一家房企。沒錯,正是最近出鏡率頗高的中建智地。

1

如果是一年前,提到中建智地,我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略顯模糊的輪廓,除了央企的基因外,也許很難再描摹出與之相關的更多特質。

但伴隨着其在北京陸續落地的宸園、國賢府和璞園項目,熱銷的業績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中建智地過硬的產品力,而另一方面,伴隨着新項目入市,一系列營銷活動的落地,也在豐富着這一房企的性格、標籤以及精神內核。

就像它搖身一變成爲一名“策展人”,在北京呈現了這樣一場既有趣同時乾貨滿滿的展覽時,它改寫了房企一貫以銷售爲導向的營銷策略,反之,一場純公益的、沒有任何營銷目的展覽,探討着與“家”有關的一切。

此時,我們會發現,中建智地其實在尋求很多有溫度的嘗試,以及更有創造力的理念,它在追求的,是儘可能的走近用戶,用心觀察生活以及挖掘更多的居住痛點和需求。而這場名爲“家的研究所”的展覽,同樣也是中建智地對改善人居生活的一次創新嘗試——通過邀請城市居住者進行“用戶共建”,來讓用戶真正參與到社區規劃中。

所以在整個展覽籌備階段,中建智地在北京市場上發放並回收了千餘份關於美好人居需求與痛點的調查問卷,整理歸納後從中提煉出了“人居設計的100個痛點”。同時在60餘位業主和員工的深訪中,選出最具7個代表性的紀實故事,展示在“家的研究所”中,希望能引發互動者自己的思考。

同時,中建智地也藉助“家的研究所”主題展這一裝置藝術的形式、收集了當下人們對於居住生活中的設計需求,爲其後期的產品創新提供紮實的客戶調研數據。

這其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關鍵詞:用戶共建。

這四個字並非是當下剛剛被挖掘的價值,它的背後是“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戰略,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品牌建設中,中建智地都將其視爲了核心內核,包括在今年上半年,其同樣打造了超級工程主題展,一方面向市場呈現了中建智地品牌中強大的“建造基因”,另一方面,讓用戶參與其中,將“設計”前置,更好的從需求端出發,“共建”出最貼近真實生活的優質產品。

2

你會發現,在中建智地的語境中,常有“用戶”,卻少有“客戶”。也正是這樣的細微差異,讓中建智地堅持了更多的“用戶思維”,並能夠將其更好的落地在每一個項目之中。

看到這,也許有業內的朋友會說,用戶思維不就是將客研工作做到位,將更多的需求痛點儘可能的在產品設計層面得到滿足。的確,絕大多數的房企也都在完成這樣的工作。

但對中建智地來說,所謂的“用戶共建”其實是一個多維度都在實現的命題,不僅僅只是在產品,而是涵蓋了品質、生活與公益三個層面的共建。這也意味着,中建智地對一個項目服務的鏈條長度,從拿地到設計再到交付服務,甚至到後續的管理運營,都在潤物細無聲的滲透着“共建”的理念。

這樣表述也許不夠直觀,我們從中建智地佈局的很多項目中,找到了更形象的表達。

首先,品質共建,這是最好理解的,跟產品有直接關係,在中建佈局的每一個項目中,將普通的購房人變成自己的“產品經理”,這是一件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花費極大心力的事兒,一方面這要求必須要儘可能早地將設計前置,另一方面,對目標客羣的挖掘以及對需求梳理的節奏、流程等等各個環節,都需要事無鉅細的來完成。

而面對購房人的反饋,是否能夠及時的傳導到決策端,從而體現在設計細節上,這次是一場有效的用戶共建,能夠閉環的關鍵。畢竟,對企業內部而言,任何一次推翻、重建以及重新調整,都意味着成本,無論是時間成本或人力思考成本。

但從中建智地過往在常州、蘇州等許多其他城市打造過的代表作中,基於客戶調研而改變的設計細節,其實幾乎每個項目都存在過。甚至細微到,地面從地板變更爲石材,社區景觀的營造以及園林佈局的調整等等,都最大化的尊重了來自購房人的反饋。

當然,不僅僅是前端產品打造的共建,當購房人已經入住到了社區中,與之生活相關的服務與公益,也正是中建智地“共建”的重頭戲。一個小故事,一個小數據,就能很直觀的體現,其共建的意義所在。

在去年疫情期間,攸克君就聽聞,當時中建智地位於蘇州的某項目,其中一名業主從事枇杷的種植工作,但也因爲當時的各種原因被迫滯銷,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項目一方面主動採購了業主的枇杷作爲案場禮物,另一方面,特意爲其進行了線上的推廣促銷宣傳,來切實的幫助到了有困難的客戶。

而另一個數據則與中建智地在常州打造的高端項目龍宸壹號有關,截止2022年底,該項目吸引到了企業家與高管客戶的成交佔比超過了70%,而其中188平米及以上戶型的佔比達到了90%。

這個數據可以很真切的體現出,中建智地在高品質住宅打造上所擁有的強大產品兌現能力,而其對於高淨值人羣的吸引,除了產品的優質,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其構建的內部交流平臺以及圈層文化的共建,這一點,對於用戶與平臺而言,都是在互相賦能。

與此同時,公益助農的活動、業主私宴的運營以及針對種子業主(企業註冊資金千萬以上),進行特定的邀約專訪報道,資源對接以及創辦活動等等。

看得出,中建智地扮演的角色已經脫離了傳統的地產開發商,而是從單一的開發建設,不斷進化,擁有了更多設計、思考以及服務的能力。

3

也是在聽完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後,讓攸克君更新了對中建智地的瞭解,更加篤定的是,任何一場熱銷,都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會,永遠都是留給了真正有準備的人。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週,中建璞園首次開盤當天,便實現成交268套,成交金額達21.8億。在開盤後一個週末,累計認購完成了300套。

在中建智地內部,對營銷力的要求,和很多房企略有差異。可以說,中建智地從來不是在單方面要求如何強化銷售力,而是從要求從客戶這一核心出發,甚至會強化設計、成本、文史哲知識的學習,來了解客戶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而產生共鳴。

換句話說,中建智地在追求的,不僅僅是要給客戶提供對位的產品,還要提供真正有內容的情緒價值。

這樣的感性共鳴,並非是空穴來風或故作姿態,它需要撥開一些宏大敘事的表象,去挖掘到最能打動人的某一個點,就像當年宸園入市時,中建智地溯源宋代西園雅集圖,來構建了當代名士際會“賢林雅集”的精神內核。

基於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將宋式建築美學注入到了當代人審美需求,再現當代西園雅集的經典之作,而宸園這一在北京的首發項目,面對着周邊市場供應基本集中在160㎡以下以及1400萬以內,套均總價2000萬+的宸園,用僅僅兩個月時間,實現了網籤46億+,銷售期內持續蟬聯朝陽區網籤TOP1。

包括隨後在今年5月份亮相的中建房山國賢府,作爲中建智地“府系”在房山落子的首個作品,國賢府在思考的,也是面對區域內聚焦的改善人羣,如何爲這部分學術精英和企業家打造最契合的社區環境和圈層,而這種契合,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建築的“形”上,從感官與精神享受要能獲得完全的認可,這一點纔是最關鍵之處。

難得的是,中建房山國賢府首開便實現了實景呈現,打造了中心約6000平米中央景觀公園,規劃府苑8景,再現宋代雅士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寫意山水生活情境。每一處細節,都能讓人看到誠意。

當撥開熱銷背後的內核,其實會看到,無論是堅持着以用戶爲中心,還是通過各個層面來實現“用戶共建”,且試圖用更有底蘊的生活氛圍打動更多人,此時的中建智地的輪廓越發的清晰,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有着自我堅持、文理兼修甚至有着執念在追求着理想主義的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