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日)在世貿組織公共論壇上,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郵政及快遞CEO Nikola Hagleitner認爲,可持續燃油是綠色物流的核心。但眼下最重要的問題是,新科技太多,行業只有達成共識重點投入,才能最高效實現物流低碳化。

Hagleitner認爲:“可持續燃油是關鍵,我們的確可以去採購很多綠色燃油,但類似的採購不可以只關注短期供給,而是需要長期穩定的大規模的綠色燃油供應。目前的技術和產能是否支持供給需求是個問題。“

對此,全球物流公司Agility首席執行官Tarek Sultan也表示,“我們現在需要一種新的航空燃油,接下來還需要新形式的引擎,材料。而這些都需要新的投資。比如機場就要準備跟這些新型燃油相關的機場基建。這些都是很大的投資機遇。”

”有很多很好的科技,但大家不去投資,因爲大家並不知道監管環境之後類似的技術發展前景會出現什麼變化。投資一種新型的綠色卡車車隊可能要耗資數百上千萬歐元。這種大的投資決定是需要穩定的監管環境作爲保障的。“Sultan說。

Agitility本身投資了一家叫Loop的初創公司,該公司有一個產品,可以讓一個充電樁可以同時充3輛車。不論是生物燃油,還是氫能,這種類似的產品是市場需要的。此外,現在各種新能源的概念也十分火爆。

”我們嘗試過很多的科技,但也不清楚那些科技最終會成爲市場主流,被廣泛使用。比如現在討論比較多的電動飛機。我們很期待電動飛機的到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也不知道未來是應該是電力爲王,還是氫能,或者其他什麼能源會成爲主流應用。“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郵政及快遞CEO Nikola Hagleitner說。

所以,她認爲目前物流業減碳最大的問題,是行業內需要大家達成共識,投資同樣的綠色科技,而不是分散投資不同的科技。因爲如果企業之間選擇不同,投資不同,需要的基建也不同,這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成本太高。

”要簽署行業間的協議,才能最高效推進基建。“Hagleitner建議說。

她舉例說,”我們在柏林有13輛全新的電動運貨車,可我們沒有相應的充電設施。所以又要投資充電樁這種基建設施—— 又是一筆大投資。這還沒有提及充電技術標準的統一。“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目標是在2030年前在物流領域實現六成的車隊電動化,並在10年之內擁有超過8萬輛電動運載車輛。他們認爲大家應該共同前進,統一標準,纔是最高效的投資。

除此之外,Hagleitner提議說:”我們採購的電動卡車,可能要比傳統燃油卡車貴三四倍。那小的物流企業如何承擔如此高的投資成本?是不是政府也需要對類似的投資予以補貼,助力物流業綠色轉型呢?“

聯合國貿發會(UNCTAD)副祕書長Pedro Manuel Moreno總結說,減碳需要很大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很多發展中國家和一些欠發達地區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實力去投資,進行經濟綠色轉型。

同時,國際社會應該明確政策和標準,並對很多行業提供多層面的支持,從金融,技術,到一些政策架構等方面都共同作出努力,這才能真正助力實現減碳問題。(郝倩 瑞士日內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