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消息,繼City Walk後,“集章式旅行”又在年輕人中火了起來。在上海,一邊集章、一邊City Walk更是被年輕人視作深度閱讀城市的重要方式。社交平臺上,武康路、外灘、陸家嘴等熱門街區的蓋章攻略總能得到不少點贊響應。還有不少小衆文博場館因爲獨特的印章“出圈”,吸引參觀者前來。

第三方旅遊平臺近日發佈的《2023中秋國慶旅遊消費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今年暑期開始走紅的“集章式旅遊”成爲年輕人新寵。特別是9月以來,“集章”相關內容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帶動新的文旅消費風潮。 

大到文博景點,小到街巷小店,取代傳統的拍照打卡,集章成爲一種很新的玩法。當集章成爲年輕人走出家門“打卡”的一大動力,背後折射出什麼樣的文化心理需求? 

集章玩法何以顯性 

章有文化屬性,也有可收藏性。過去,敲章可能代表“屬於我”;現在,更多意味着“我來過” 

上週五晚在上海圖書館7樓開幕的“看shàng古琴——三千年的迴響”古琴藝術展,很快上了“章友”們的推薦榜。展覽首批推出6枚古琴章、6枚譜字章,散落在場館不同區域,等待參觀者收集。主辦方之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還爲展覽設計了免費集章本。 

“專程來打卡的參觀者大概佔了一半。”開展近一週,上海圖書館閱讀推廣中心宣傳推广部主任李穎觀察到,“章友”的確成爲參觀者的一大主力。 

事實上,在展覽策劃之初,幾家主辦單位的團隊湊在一起,爲讀者提供“集章”服務,就成爲大家的共識。下週起,古琴展還會陸續上新4套印章,包括中國音樂十二律、古琴十二詩、琴字十二變、顧愷之斫琴圖,每套12枚。“比如十二律是中國音樂的邏輯和基礎,也是古琴特色。目前,十二律在古琴和編鐘中保存、流傳得較好。十二律又對應古琴的十二個徽,還可以對應十二個月份,是很有趣的碰撞。”李穎向記者展示已經完成的部分設計稿,不乏在“章友”中頗受追捧的較爲複雜的套色章。 

在上圖東館各個主題館,也提供不少特色印章,比如美術文獻館的篆刻章、家譜館的家譜章、地方文獻館的白玉蘭章等。 

“章是一個入口,帶動大家探索文化的興趣,像是第一批推出的譜字章,就有二維碼可供讀者掃一掃,瞭解古琴減字譜知識。”李穎說,“考慮到古琴相對來說還是小衆愛好,我們希望用有意思的印章吸引更多人關注。” 

8月舉行的上海書展上,各大展位前的蓋章隊伍成爲一景。據不完全統計,在上海書展上,讀者可以蒐集的印章近300枚。有意思的是,不少出版社原本沒有將集章作爲重點。“蓋章”火了,“連夜刻章”也成爲不少出版社社交媒體賬號中的“熱梗”。“書展上的集章,其實是在讀者推動下的自發玩法,誰也沒預料到會這麼熱。”一位出版社編輯說。 

“因爲集章,認識了很多‘寶藏’出版社”,在上海書展上大放異彩的不僅有以上海譯文爲代表的較早投入文創開發的出版社,也有不少在專業領域耕耘的“小社”因爲獨特的印章得到關注。“法律出版社的章很大,要準備大一點的蓋章紙”,有讀者一邊分享自己的經驗,一邊感慨在展位上接觸了過去不太關注的專業書,很有收穫。 

“我們的文創展位在二樓平臺,過去容易被讀者忽略,所以想用印章帶一波關注,沒想到這麼受歡迎。”回憶今年上海書展的經歷,上海人民出版社“逗好文創”負責人溫中秋仍然忍俊不禁,“比‘掌櫃’更搶手的是‘掌章’的,我就是那個‘掌章’人。‘逗好’有三枚章,除了‘逗好文創’本身的品牌章,還有兩枚都是根據書的元素開發的,一個是上海作家沈嘉祿新書《致竈王爺的一封信》封面上的竈王爺,一個是《雅韻千秋:俞振飛誕辰一百二十週年紀念展圖錄》中的戲服紋樣。‘竈王爺’圖案還設計了帆布包,戲服紋樣開發了兩款絲巾。” 

在業內人士看來,印章其實是一種低成本的文創,受歡迎的印章必然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比如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外國文學名著中的金句提取爲印章,對蓋章書友來說,這可能是通往經典的一條小徑,也可能是人生態度的一種彰顯。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既有文化感,又提供了情緒價值。 

“在一個集中的場域,一下子可以蓋到幾百枚章,今年上海書展讓‘集章’熱變得顯性起來。‘章友’更願意表露自己的身份,帶動身邊人加入集章行列,也給文旅機構更多啓發,怎麼樣讓集章與文化推廣結合得更好。”李穎自己就是資深“章友”,在她看來,章有文化屬性,也有可收藏性,“過去,我們在一件物品上敲章,可能代表‘它屬於我’的意思。現在,敲章更多地意味着‘我來過這裏’‘我參與過這項活動’。” 

傳統文化當代呈現 

博物館和文旅景區可考慮爲集章打卡增加小任務,讓“集章式旅遊”成爲深入傳統文化的“尋寶圖” 

集章式旅遊,是怎麼火起來的?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我記憶中最早的‘蓋章大會’。”家住徐彙區的朱小姐還保留着當年世博會的“護照”,“母親比我更‘瘋狂’,爲了集章,不知去了多少次世博園,至今津津樂道。”看到今年上海書展蓋章盛況,她調侃,“蓋章基因可能留在上海人的血液裏了。”時至今日,位於蒙自路的世博會博物館依然保留着蓋章這一傳統服務,從舉辦上海世博會的紀念展起已推出數百枚印章,幾乎每月都“上新”。 

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相關熱門旅遊關鍵詞中,“蓋章”位列榜單第二,關注度僅次於自駕遊。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爲,蓋章式旅遊爲年輕遊客的旅行帶來更多樂趣,促進旅行者對景點多樣性的探索意願,有助於發現更多“隱藏”景點和目的地的特色體驗。“蓋章式旅遊”具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儀式感,遊客需要到訪景區或特色地方,這種親身參與的過程使得旅行變得更有紀念性,每個印章代表着對某個地方的到訪,成爲回憶的一部分。 

“如果看見某個旅遊地標排着長隊,隊伍的盡頭很有可能是集章處。”“章友”小寅告訴記者,當她規劃旅遊目的地時,已經養成在社交平臺搜索“地名+集章”的習慣,“哪裏的章顏值高、哪裏蓋章不排隊、怎麼規劃路線能在短時間內蓋到最多的章,這樣的攻略很多。” 

“文旅場所通過設計遊戲式的蓋章環節,驅動、吸引消費者、參觀者前來。”復旦大學旅遊學系教授沈涵分析,如今,人們旅行已不滿足於走馬觀花,而是要獲得獨特的生命體驗。 

印章也是中國傳統藝術。據史料記載,印章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上至帝王、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工商往來,無不以印章取信。除了實用功能,印章也被賦予藝術屬性。隨着文字不斷演變,審美和製作工藝不同,不同朝代的印章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特別是明清以來名家輩出,產生了流派紛呈的文人篆刻藝術。 

李穎覺得,印章是相當古老的文化符號,在年輕人中興起的蓋章文化,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當代呈現。“蓋章最早作爲一種旅遊玩法,可能是從日本、我國臺灣地區開始的。比如在日本的寺廟裏可以收集御朱印,一般會用毛筆寫上參拜日期、堂名、寺院名等,加蓋印鑑。所謂御朱印巡禮就可以看作蒐集朱印的旅遊路線。一些開得比較久的商店都有印章,如果沒有隨身帶可以敲章的紙張或本子,就會順手買一張明信片蓋章。” 

“以前有紙質門票的時候,我不太蓋章,現在很多地方沒有紙質門票了。蓋一個博物館或景點的章,給自己留個紀念。”在一些網友眼中,蓋章替代和補充了數字化時代紙質門票的缺失。 

還有網友覺得,通過蓋章可以快速瞭解文博場館——“我一般進博物館先問有沒有館章或紀念章,有沒有文創賣,之後找到可以蓋章的地方,相當於先把博物館粗略走一遍,熟悉路線,再慢慢逛。”“先蓋章或先逛文創甚至能達到提前預習、劃重點的效果,還能幫助自己在看展有些疲勞的時候查缺補漏。” 

“即便是專門來蓋章的‘章友’,也會比較仔細地逛展覽。我們發現,敲章帶來的反而不是打卡式參觀,而是比較沉浸的參觀者,大家都會想了解蓋的章背後有什麼故事和知識。”李穎說。 

“博物館給人的印象比較厚重、高高在上。集章很有趣、很友好,特別是對小朋友來說有吸引力,可以激發學習、探究的興趣。”經常帶孩子逛博物館的王女士建議,博物館和文旅景區能否設計更豐富的蓋章玩法,比如爲集章打卡增加問答環節或小任務,可以在博物館、歷史名勝景區尋找關鍵元素完成集章任務,讓“蓋章式旅遊”成爲深入傳統文化的“尋寶圖”。 

記錄獨特城市地圖 

熱點會過去,但章留下來,成爲一種記憶。一枚設計精美的印章,會讓人產生尋訪城市特有文化的慾望 

在社交媒體上,“把辛苦蓋的章用在哪裏”也被網友討論。有人專門準備集章本,也有不少文博機構推出專門的集章本,比如上海博物館推出的上博“護照”不僅可以蓋專屬的特殊文物紀念章,還有對特色文物的介紹,附有空白區域留給使用者集其他章,網友直呼“有儀式感”“中國式浪漫”。 

有人把印章蓋在明信片上與同好交換,或是作爲手賬本的創作元素,還有人通過不同印章的組合,創作屬於自己的一幅畫或城市地圖。塗上不同顏色後,把黑白章變成彩色章,如同城市的彩色風景畫,“記錄了蓋章那天看到的美麗晚霞,只要翻開手賬本,就會回想起那天的美景”,有網友如此分享道。在8月上海書展上,用空白摺扇蓋章成爲一景,“中國本來就有文人扇,摺扇上的圖案、書法、印章,就像一個人的名片”。 

“之前天津的跳水大爺火了,在小紅書上很快看到天津有文創店出了‘跳水大爺章’。”在網友小寅看來,印章也成爲對城市文化熱點的快速反應,“有時候熱點會過去,但章留下來了,成爲一種記憶。一枚設計精美的印章,可能讓人產生想要尋訪這種城市特有文化的慾望。” 

也有網友說:“上次在一家書店蓋章,旁邊有人問,爲啥這麼多人喜歡蓋章?店員說,這是大家用較小的支出可以獲得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文創產品,我覺得她說得挺對。蓋章可能需要付出體力、時間,但也可以當成瞭解一個地方的過程,只要你願意在城市行走,就沒有太多負擔。也有人說,拍拍照就算了,蓋來蓋去都是和別人一樣的章,有什麼意思?但就像你無法保證每次寫同一個字是一樣的,每個人蓋出來的章也是不一樣的。用的力度不同、蓋的載體不同、蓋章時心境不同,這個章就是獨一無二的。”

原標題:被視作年輕人深度閱讀城市的重要方式,還有不少小衆文博場館因印章出圈 取代拍照打卡,“集章式旅行”爲啥成新寵?

編輯:楊雁琳    責編:吳忠蘭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