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證報從權威渠道獲悉,廣州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爲不低於30%,利率下限爲LPR-10BP;廣州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爲不低於40%,利率下限爲LPR+30BP。廣州有二套房及以上者,暫停發放貸款。

9月13日,“已有一套貸款已結清,首付比例三成,房貸利率LPR-10BP”政策被取消的消息,不脛而走。

“以監管信息爲準!銀行不方便發佈信息。”當日,記者就上述信息進行求證時,廣州多家銀行相關負責人如此回覆。

記者在走訪廣州一處新樓盤時,駐點銀行信貸人員向記者證實,上面“加碼”的措施將取消,銀行將陸續調整政策。

此前的9月10日,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廣州多家銀行在新政基礎上進行了“加碼”——對第一套房已結清貸款的二套房貸,按首套房貸政策,即首付三成,房貸利率爲LPR-10BP。

記者當日在廣州多家國有銀行的網點以客戶身份諮詢時,銀行工作人員也表示,家庭名下已有一套住房,但只要無房貸記錄或已結清,雖然屬於二套房,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向銀行申請按照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執行。當時,多家銀行表示將會實施該“加碼”措施。

該新政從9月8日起執行,9月8日之前(不含9月8日)已完成買賣合同或房地產買賣合同網籤的,按原規定執行。

目前,此次廣州樓市新政的表述口徑,沒有變化。

新政後廣州現土拍“鏖戰”

8月30日,廣州官宣“認房不用認貸”,成爲首個執行該政策的一線城市。

不久後,廣州迎來新政後首輪土拍。一底價超百億元的地塊引來16家房企競拍,在競價1小時,鏖戰85輪後,該地塊最終觸頂價格搖號成交。

9月11日,廣州土拍歷史上總價TOP5地塊、廣州海珠區總價最高地塊——上湧果樹公園北側地塊現場搖號確定地塊競得人,中海地產擊敗十餘組競買人成功斬獲這宗地塊。

公開信息顯示,上湧果園北側地塊是一宗“巨無霸”地塊,佔地面積約17.7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3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111億元,起拍樓面價3.06萬元/平方米。

競拍信息顯示,該地塊成交總價近128億元,摺合樓面價5.2萬/平(扣除政府性統籌用房)。

據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統計,今年10月10日前,廣州還將有12宗地塊拍賣,除去此次海珠的高總價地塊外,剩餘地塊總起拍價接近200億元。

2023年以來,房地產銷售恢復不及預期,土地市場整體延續低迷態勢,僅少數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競爭激烈。面對土地市場下行壓力,各地政府短期通過降低企業參拍門檻、延長土地出讓金繳納期限等方式激發房企拿地意願。

爲了活躍土拍市場,各地政府近兩年也在不斷優化土地競拍規則:一是降低企業參拍門檻,提高地塊利潤空間,以提升企業拿地意願,包括適度提升或放開住宅銷售限價、降低保證金比例、延長土地出讓金繳納時間等。比如南京2022年三批次後、合肥2023年後出讓地塊取消毛坯限價;蘇州2022年首批次後土拍保證金比例由30%下調爲20%;2022年廣州增城區、南沙區、番禺區、海珠區、荔灣區7宗地允許土地出讓金延長至1年內付清。

二是創造公平良好的競爭環境,包括禁止馬甲參與拍地、搖號或抽籤確定最終歸屬權等。

新政後廣州樓市如何?

“目前是個不錯的置換窗口,政策針對着改善型需求。”在新政施行後,廣州的周先生頻繁在廣州各大新盤去踩點。

記者也在廣州部分新開盤的樓盤看到,銷售中心人氣處於上升的狀態。

不過,有資深地產觀察人士表示,廣州樓市熱度近日有所降溫。新政首周,成交量環比增長超過50%,到訪量大概在增長10%-20%。其他一線城市無論成交量還是到訪量都比廣州要多。新政後第二週,四大一線城市的開發商和中介都反映,到訪客戶和成交客戶在頭三天進入小高潮,之後便逐日回落,目前已經回落到了新政之前的水平。

“此次政策最受益的是改善型客戶。新政落地後,他們的購買門檻降低。不過這波市場熱度可能維持一兩個月。改善需求釋放後,如果後續沒有更多利好,廣州樓市熱度會降低到之前的狀態。”上述觀察人士分析。

“廣州是個慢熱的城市!往往是其他城市價格和成交起來之後,廣州纔可能出現井噴現象。”一位資深售樓經理對記者分析。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整體來看,受前期政策嚴厲程度不同、市場基本面及房價預期不同等因素影響,新政對不同城市的影響差異較大,預計本次政策對市場的帶動程度將表現爲:京滬>廣深>核心二線>普通二線>三、四線。

陳文靜表示,考慮到此次一線城市是在較嚴格的限購條件下放鬆“認房不用認貸”政策,對於換房客戶來說,換房需要一個過程,市場短期集中成交主要是此前已看房並有明確購房目標的客戶,而新政精準釋放的需求傳導到實際銷售數據仍需時間。

這波利好的政策效應是否能夠扭轉樓市現狀?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一季度,廣州因前期積壓的需求釋放而出現“小陽春”,但該波需求在二季度逐漸衰減。與此類似的是,此次政策利好雖然能夠帶來年底行情修復,但脈衝響應或在年底甚至11月減弱。

二手房方面,廣州目前掛牌量也在增加。根據鏈家平臺數據,廣州二手房的最新掛牌量已經達到近14萬套,處於歷史高位。

近年來,隨着年輕羣體的住房需求偏好發生變化,“老破小”越來越不受待見,而在這些新增掛牌房源中,不少是“老破小”或總價較低的剛需房。目前來看,廣州二手房成交併不是想象中的活躍。

“整體比較清淡。”某大型房產中介平臺人士表示,因爲政策推行到現在的時間較短,各類數據暫時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和波動,關於政策的後續影響也尚需觀察。

責編:郭晨希   校對:張   宇圖編:範雨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