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內再次降準。9月14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發佈通知稱,決定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爲7.4%。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降準除了有利於帶動房地產市場預期好轉外,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也有望得到更好的支持。

釋放4000億流動性,有助銀行提高信貸擴張能力

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的第二次降準,上次是在今年的一季度,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這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爲7.6%。

降準是一種擴張性貨幣政策,使市場中的信貸規模增大、貨幣供應量加大、貨幣流動性加強,也能刺激市場經濟增長。

在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看來,降準0.25個百分點,相當於釋放大約4000億元的市場流動性。

對於此次降準目的,央行稱,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爲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同時表示,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從此次降準的背景和目的來看,其實是在當前經濟復甦過程中進行的,是對當前各類政策發揮作用的進一步支持,尤其是對銀行流動性的進一步支持,直接影響就在於銀行信貸的擴張能力可以提高,有助於各類信貸業務的投放。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降準雖然不等同於降息,但隨着銀行間流動性的繼續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繼續程度回落,“整體來看,降準的原因依然是爲了穩定經濟,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宏觀經濟壓力猶存,在穩增長目標下,貨幣政策將會繼續爲實體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相對充足的流動性支持,降準釋放中長期流動性。”

張大偉進一步表示,最近各種宏觀政策力度都超預期,預計9月20日出現全面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降準疊加政策“組合拳”,市場預期將進一步修復

值得關注的是,降準對於房地產行業將帶來哪些影響?

張大偉分析,降準傳遞明確的政策信號,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當下房地產市場最大最核心的問題是信心問題,降準肯定對寬信貸、穩信心有比較大的作用。降準必然帶來整體社會資金面的變化,對於當下樓市來說,穩定將成爲趨勢。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也認爲,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有利於帶動房地產市場預期好轉,同時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也有望得到更好的支持。

除了增強市場信心外,降準對於房地產行業會有哪些實際影響?嚴躍進表示,當前房地產領域,銀行房貸投放給予了積極支持。比如說近期“認房不認貸”政策,實際上就更好地促使購房者可以減少首付、增加貸款額度,那麼降準後,就使得信貸投放的市場需求增大。

張大偉認爲,回顧來看,只要降準,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不僅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而且對於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獲得相對平穩的信貸價格。政策底部出現,房貸利率有望全面降到4%以下,預計在降準後,包括北京4.75%等較高的首套房利率都有加點取消的可能性。

8月底以來,爲了提振房地產市場,從中央到地方上演了新一輪政策“鬆綁”,無論是認房不認貸還是取消限購銷售、降低首付比、下調房貸利率以及存量房貸利率的力度和速度都超出市場預期。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9月1日-13日,已有超30省市出臺政策40餘條,核心城市“因城施策”力度加大。其中,目前已有超20城宣佈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包括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10城全面解除限購,包括南京、鄭州、青島等熱點城市,多地全面取消限售;超過10個城市將首套房首付比降至20%、二套房首付比降至30%。

那麼,降準疊加樓市政策“組合拳”,對於房地產市場交易、信心的回升帶來多大的效果?

嚴躍進表示,可以預見的是,各類貸款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購房者貸款的額度也會進一步放大。這都是降低購房成本、以信貸擴張來降低購房壓力的重要體現,對於一些樓盤而言,也有助於讓購房者用足用好房貸政策,更好地解決購房等問題。

陳文靜說,疊加本次降準,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望進一步修復。短期來看,在多項有利政策帶動下,預計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活躍度將有所提升,從而帶動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築底企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