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楼市很热闹,从一线城市开启了一轮史诗级的房地产调控松绑,所有房地产从业者欢天喜地,在大部分房企都抓紧这个喘口气的好机会拼命卖房的时候,最近几天,一家已经多次“内讧”上过头条的房企——石榴集团事件又一次火爆升级。

9月11日终于出面的石榴董事长在发布会上突然下跪,9月14日,石榴集团被裁员的二股东桑春华也召开了发布会:《治权调整还是抢夺公司——对崔巍先生所谓陈情的回应》。

伟哥也咨询了几个曾经在石榴这家企业工作和与石榴合作过的朋友,大部分人的结论都好像更倾向于二股东桑春华。

那么这一个回合,双方到底争议的焦点是什么?

合伙人被裁员

82天后,石榴董事长“下跪”

9月11日,在公司身处风暴中心82天后,石榴集团大股东崔巍终于露面。当天下午,石榴集团举办发布会,崔巍出席。

发布会持续近100分钟。在媒体沟通会上,崔巍突然向数家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双腿下跪,双手捶地,并眼含泪花的立下遗嘱,信誓旦旦地承诺。

说实话,伟哥参加过很多行业的各种媒体会,包括房地产公司,一般都是经理人各种“整活”,有鞠躬的、有摔杯子的、有泪洒现场的,但作为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的老板居然自己在媒体发布会上下跪的还是头一次。

但如果你了解石榴这家公司,你绝不会感到惊讶,因为这早已不是老崔第一次下跪了。2018年2月在北京九华山庄,石榴集团年会上。崔总正发表着满怀深情的演讲,情到深处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当着公司所有人的面,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我的决策失误,耽误了公司发展。是我害了大家,我向大家谢罪!

伟哥问石榴的朋友,崔老板经常下跪吗?朋友回复,他在石榴四五年,只见崔老板跪过三四次,如果之前崔总跪都在公司内部,那么这一次崔总对外发布会的这一跪不仅让石榴集团出了圈,以更狗血的姿势让这家公司的内讧站到了所有媒体的聚光灯下。

9月14日,桑春华再度公开回应,质问:“为什么到今天,我还是进不去办公室?哪条法律规定股东和总经理进不去公司的门?崔巍你的合法性在哪?”桑春华还呼吁崔巍先生和他联合开一次记者会,以作为社会企业公民的责任,了结此次纷争,不要再占用社会资源了。

石榴如何寻找未来?

资金转移美国、炒股亏60亿?

虽然清官难断家务事,但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本来是两个合伙人的纠纷,但涉及到了金融机构和普通购房者。这其中到底还有多少内幕?

9月14日,被董事长崔巍“开除”的副董事长桑春华也召开了媒体见面会,见面会上,桑春华展示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公示信息,仍表示崔巍仅凭公章解除自己职务的行为违反了董事会的合法流程,目前已移交丰台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桑春华在具体的回应中表,有关自己的大规模债务危机属于无稽之谈,这属于个人财政问题,与公司业务无关;目前双方应共同关注公司股权结构调整、金融机构的评估、以及供应商、业主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会上曝光了更多的细节和内幕,特别是针对崔董事长的陈情,回应了12条:

对于桑春华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根据崔巍的说法,“桑春华确实在石榴集团的发展壮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才会给他42%的股份,但是,他从最初就是我公司招聘的员工,而不是联合创始人。我们之间关系不是富力的张力和李思廉,而更多是师徒情谊,类似郭德纲与曹云金的关系。”

而桑春华今日表示,“我没做过某人的学生,崔巍先生是教地理的,我地理知识还不错,96年参加工作,98年世界杯期间认识崔巍,我已是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主管,我做一手房,他做二手,一间15平方米的门店,我们聊得很投机。我动员他去做一手房,两个人一拍即合,坐长途客车去青岛创业,确定股权比例70:30”

桑春华给媒体展示的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2001年度公司年检报告书显示,崔巍出资580万,占股58%,桑春华出资420万元,占股42%。

桑春华还表示,公司25年从未分过红,“崔巍和我需要用钱就从公司借。25年来我除了经营公司就不能投点资吗,所谓我巨大债务,纯属胡说八道。12年我和崔巍对怎么经营公司已经有了分歧,怎么改变作坊的模式,我希望用上市来推动,调整治理结构,结束草莽时代。”

根据桑春华的说法,2016年房地产行业正当时,崔巍动用公司30亿元去炒首钢股票,所有董事反对,反对无效,否则翻脸;2016年公司发债50亿元,也被崔巍买了首钢股票,至今累计亏了60亿元。

“我和他俩人单独对话,我问他,从2012年后你做过一件对的事吗,多次问,从不作答。2021年上市未果,2022年我提分家,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十几年没对过的人,我还要被裹挟吗?”

值得关注的还有:桑春华呼吁崔巍先生,既然已经明确不上市,海外的股权结构应该调整回到国内,坚定看多国内,踏踏实实做企业,然后别想着跑的事。

桑春华今日还表示,两人一起共事了25年,从白手开始,彼此都为石榴做了大量的工作,功过已不重要了,重要是当下,光靠赌咒发誓跳楼下跪解决不了问题。当下两个人股权利益不是最重要的,6月21日后已经少了很多,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的安全,供应商利益,业主利益,员工利益,不要让石榴成为政府的负担包袱。“我再次承诺,虽然不承认不同意你所谓的同股不同权,我还是愿意让步,让你多拿点,直至达成一致,停止纷争,让所有利益攸关者安心,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这12条可以说是12个问题,当然,毕竟是一家之言,如果崔董事长一一回应这12个问题,估计这件事的真相就基本水落石出了。

创业不容易,企业做大更不易,当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但内讧、内斗却一直是业界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好戏不断”,案例举不胜举,其中不乏中小型家族公司、民营股份公司甚至民营上市公司。

可能看出,这些源自内部的纷争都离不开利益和权力。在利益和权力面前,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更让人扼腕的是,这些内讧、内斗一般耗时不短,经历妥协、后悔、扯皮等拉锯战后,轻则导致公司业绩明显受累,重则连累公司伤筋动骨甚至一厥不振。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年,而导致企业“短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矛盾,石榴集团很可能又成为一个极端案例!

当下双方的股权战争已经让石榴集团接近处于瘫痪中,同时银行在挤兑,员工在恐慌,供应商在起诉冻结账户,蝴蝶效应明显。

石榴躲过了房企暴雷危机,却在公司高管内斗上栽了跟头。中国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缺传奇,却也不乏巨头宣告破产或创业成果拱手让人,最终黯然落幕的教训。

但愿两人能够坐在谈判桌前,冷静思考,理性处理,控制势态恶化,以公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毕竟石榴集团背后除了2大股东,还有几千几万的普通员工、金融机构和业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