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俊伶

在獲得盈利後,不少基金通過分紅的形式將收益的一部分派發給投資者。對於基金方面來說,分紅可以鎖定部分收益,同時能夠被動降低倉位。對於投資者來說,分紅的收益可以直接“落袋爲安”,或者進行紅利再投資。“雙贏”的局面往往能夠促使基金積極分紅。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以紅利發放日爲基準,9月以來共有216只基金實施分紅,累計分紅55.1億元,此外還有67只基金已進行權益登記,將在下週進行分紅。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基金分紅總額明顯減少。今年以來共有2147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實施分紅,分紅總額1235.41億元,同比下降超28%。

基金分紅總額下降或由於2022年以來基金盈利情況不佳,導致今年基金可供分配利潤不及去年同期。統計顯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2022年平均復權單位淨值分別下跌19.96%、15.8%,而債券型基金勉強取得正收益,平均微漲0.6%。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跌幅相對收窄,債券型基金收益明顯回升,今後的分紅情況有望轉好。

REITs基金積極分紅

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債券型基金和REITs基金分紅總額有所上升。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880只債券型基金合計進行3205次分紅,累計分紅總額達到1024.36億元,佔全部基金分紅總額的82.92%,是基金分紅的絕對主力軍。混合型基金分紅居於其後,合計分紅金額爲100.06億元,分紅金額佔比爲8.1%。

REITs基金分紅最爲積極,目前市場共有28只REITs基金髮行,其中24只今年以來已實施分紅,累計分紅總額達到43.37億元,約爲去年同期14.33億元的3倍,其中中金安徽交控REIT分紅金額超過9億元。行情上來看,REITs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較好,實施分紅的24只基金中23只實現上漲,漲幅中位數爲1.25%。

8只基金年內分紅總額

超10億元

統計顯示,以紅利發放日爲基準,今年以來共有28只基金分紅金額在5億元以上,以債券型基金爲主,其中8只基金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這些基金最新規模多數在百億元以上。

類型上來看,分紅金額超過5億元的基金以債券型基金爲主,19只債券型基金合計分紅金額爲162.38億元,約佔今年以來全部基金分紅總額的13%。上榜的3只股票型基金均爲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今年以來分紅金額達到11.93億元。

銀華日利A在全部基金中分紅金額居於首位,也是唯一一隻分紅總額居前的貨幣型基金,該基金於2013年4月1日成立,運作時間長達10年,最新規模已達到1118.83億元。歷史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以來已實現10次分紅,累計分紅金額超過140億元。

在分紅超5億元的基金中,華泰柏瑞紅利ETF今年以來收益最高,年內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達到12.91%,跑贏七成上市公司。基金半年報顯示,二季度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今年以來均取得正收益,其中中國石化唐山港鳳凰傳媒年內累計漲幅均在30%以上。

30只基金年內累計

分紅5次以上

以基金紅利發放日計算,統計顯示,30只基金年內已累計分紅5次及以上,均爲債券型基金,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A分紅總數達到10次,工銀中債1-3年農發債A、工銀中債1-3年國開行A、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C等分紅總額達到8次。

高頻率分紅的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全部取得正收益,博時裕盈三個月、寶盈聚享純債定期開放年內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在3%以上,分紅次數分別爲7次、5次,累計分紅金額爲7266.14萬元、7128.71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