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亞太區及歐美股市上週明顯上漲,港股大盤則跑輸全球主要股市,恒生指數全周微跌0.1%,收報18,182點。恒生科指全周下跌0.3%,收報4,077點。上週大市日均成交金額不足1千億港元,港股通全周的淨流出近15億港元,陸股通(北向)則再淨流出152.07億元人民幣。

從恒生綜合行業分類指數的表現看,上週港股表現內部有得有失,除地產及信息科技行業指數下跌外,其餘行業指數均上漲,電訊、醫療保健及材料的漲幅最大。

中央決策層出臺一系列支撐房地產政策後,預計經濟的修復動能會逐漸改善。

近期港股成交金額及投資氣氛處於低迷狀態,疊加恒指波幅指數回到三個月的低位,如此跡象均預示港股短期有望出現變盤。我們認爲恒生指數跌破18,000點以下是另一次較高值博率的出手時機。

首先繼續看多高息高現金流的能源及電訊,沙特及俄羅斯延長減產協議的時間,疊加美國經濟增長穩健,石油繼續處於供需緊平衡的狀態,繼續看多石油股。

其次,中秋、國慶等旺季臨近,線下消費有望回暖,可關注電影、乳製品、啤酒、旅遊、博彩、汽車、黃金珠寶等交易機會。

第三,關注順週期,如有色金屬或H股折讓率擴大至10年高位的內銀股。

最後,美股炒作減肥藥概念的氣氛火熱,可以留意信達生物(1801 HK)的交易機會。

央行全面降準25個基點,預計釋放5,500至6,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此次降準表明中國決策層正持續努力提振市場信心和增長動力。

此次降準主要有三大作用,1) 緩解政府債發行提速短期帶來的資金面收緊態勢;2) 降低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3) 釋放鬆貨幣、降成本以穩增長的信號。

不過,我們認爲單靠降準的舉措仍然無法解釋市場主體缺乏信心的問題,覆盤今年3月17日央行第一次宣佈降準後港股的表現,恒生指數一度從3月17日的19,518點上升至4月14日的20,782點便築頂,期間累計最多上升6.5%,但隨後展開漫長的下跌。

由於市場主體信心低迷,我們預計未來的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央行或繼續引導銀行擴大信貸投放,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和LPR,以提振房地產及企業融資需求。不過,這也預示人民幣在短期內也缺乏大幅升值的基礎,預計離岸人民幣將從上週7.2-7.3的偏弱方水平移至區間中樞波動。

經濟數據方面:

8月消費、工業生產增速優於預期,受地產拖累固投遜於預期。8月社零同比4.6%,增速按月回升2.1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餐飲、除汽車以外的零售分別同比+3.7%、+12.4%及+5.1%。剔除基數效應下的真實增速亦反映消費動力有所修復,社零、商品、餐飲、汽車以外的兩年平均增速較7月回升2.4、2.3、3.6及2.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商品看,糧油食品、飲料、菸酒等必需消費品的兩年平均增速繼續保持穩定;化妝品、金銀珠寶及汽車等可選消費修復動能較強;傢俱、建築及裝潢材料等房地產相關的消費仍然較疲弱。

儘管8月消費的修復動能有改善,但8月社融仍較6月低5.1%,顯示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繼續存在。隨着各項減稅及降低存量房貸利息開支的措施出臺,預計將有助逐漸改善消費需求。

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4.5%。剔除基數效應下,總體工業生產動能有所修復,但以製造業爲主要支撐,除製造業外,採礦業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兩年平均增速較7月有所下降。國企的經濟景氣度及生產傾向仍然較高,國有控股的兩年平均增速爲5.4%,高於私營企業的2.2%和外商及港澳臺的2.4%。

1-8月固投同比+3.2%,除製造業外,房地產及基建投資增速都有所回落。1-8月民間投資同比-0.7%,跌幅較7月擴大個百分點,表明民企信心仍弱。單月看,固投單月同比+1.8%,其中非民間投資同比+5.9%,民間投資同比-2.2%,國企仍然是拉動投資的主力。

地產方面,8月商品房銷售額及面積分別同比-23.7%及-24.0%,地產銷售繼續低位磨底。供應端方面,房企繼續保交樓爲主,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23.0%,同期竣工面積同比+10.1%,剪刀差狀況未有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