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又有一家“夫妻店”冲击A股市场。

9月11日,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利特化学”)更新了资料,在递交上市申请不到三个月完成了问询,IPO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贝利特化学主要从事氰胺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在细分领域排名靠前。受益行业高景气,过去两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连续倍增,但2023年上半年,预计大幅下滑。此前,因为业绩对赌失败,公司曾以股份补偿投资人。

贝利特化学属于家族企业,李玉忠、孙敏夫妇合计控制公司超过70%的股份。一股独大的风险是治理难题。实控人李玉忠曾占用公司超千万资金用于买房、归还银行借款以及日常生活。

备受质疑的是,IPO前,贝利特突击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核心员工通过持股平台入股,入股价格低至2.4折。这是否属于利益输送行为?

转贷违建屡现治理缺陷

冲击深交所主板,贝利特化学的底气是业绩高速增长,但高增难以持续,其IPO风险不可避免。

根据招股书,贝利特化学成立于2003年12月,至今已有20余年。公司主要从事氰胺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氰胺基础产品为起点不断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氰胺精细化学品延伸,已形成氰胺精细化学品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根据石嘴山市工信局统计,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按产量合计数计算,贝利特化学氰胺精细化学产品咪唑烷、恶二嗪、硝酸胍产量均位居国内第一。

贝利特化学曾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摘牌。2014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4亿元、2.52亿元、2.41亿元、4.2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47.46万元、-1267.99万元、-2212.02万元、3012.78万元。2017年有所好转。

报告期,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8亿元、9.89亿元、11.45亿元,2021年、2022年同比增长50.29%、15.80%;对应的净利润为0.27亿元、0.66亿元、1.36亿元,2021年、2022年分别增长146.75%、106.75%。

连续两年净利润高速增长,主要是因行业高景气,产品价格上涨。2023年,随着去库存的压力加大,产品价格下降,贝利特化学的净利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2.01%、54.85%。

显然,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如果产品价格继续波动,贝利特化学的业绩将继续承压。

与经营业绩“靠天收”相比,违规频现则说明公司至少是在治理方面存在缺陷。

2020年8月,贝利特化学子公司贝利特生物为客户瑞泰科技提供银行贷款资金走账通道,贷款总额为810万元。尽管这一“转贷”的违法行为未被相关方面追究,但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缺陷。

报告期内,贝利特化学还多次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

2020年8月7日,平罗县住建局向贝利特生物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贝利特生物建设的氰胺下游产品深加工二期项目中的氰基乙酯车间、区域控制室未依法进行消防设计审查,对其罚款3万元。

2021年1月5日,贝利特生物又被平罗县自然资源局处罚,贝利特生物研发大楼未按照规定建设,擅自加盖一层,被罚款7.88万元。

2022年6月27日,平罗县自然资源局对贝利特氰胺作出行政处罚,因贝利特氰胺未经批准,超出批准面积占用国有土地建设厂区、硬化,未批先建、非法占地,责令其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罚款3330元。

负债率超70%实控人仍占资

家族企业的弊端就是内部治理问题,贝利特化学存在实控人占资问题。

招股书显示,贝利特化学的控股股东贝利特投资持有其63.87%的股份,李玉忠通过贝利特投资控制公司63.87%有表决权的股份。此外,李玉忠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云鼎众联控制公司7.85%有表决权的股份。孙敏为李玉忠配偶,持有云鼎众联27.51%的合伙份额,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71.72%有表决权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玉忠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敏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

此外,李玉忠之女李特特通过贝利特投资间接持有贝利特化学6.39%股份,李玉忠之子、销售经理李子剑持有员工持股平台云鼎众联21.33%的份额,云鼎众联持有贝利特化学7.85%股份,李子剑间接持有贝利特化学1.67%股份。

由此可见,贝利特化学的家族企业特征十分明显。

家族企业有利也有弊,弊端是,如果实际控制人不当利用其控制地位,将会损害公司及公司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类现象,在A股市场上并不鲜见。

贝利特化学已经出现了这一现象。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玉忠就存在占用资金行为。

2020年初,李玉忠尚有未归还的占资828.48万元,当年,其向公司拆借1832万元,归还944.50万元。当年底,加上资金利息,李玉忠未归还的资金余额1806.10万元。2021年、2022年,李玉忠相继归还368.45万元、1549.83万元。截至2022年7月20日,李玉忠归还公司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

李玉忠归还的这笔资金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工资薪金及分红款项。

2021年、2022年,贝利特化学相继派发红利2000万元、4002.245万元(均含税),合计为6002.245万元。根据持股比例,李玉忠一家大约分得4000万元。

那么,李玉忠为何要占用贝利特化学的资金呢?根据招股书,其占资目的是购买房产、归还银行借款以及日常生活。

备受关注的是,李玉忠占用贝利特化学资金之时,正是公司资金较为紧张时刻。

从占资情况看,2020年前,李玉忠可能有较大额度占资,2020年又拆借1832万元。2020年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2.81%,当时,货币资金只有0.83亿元,而债务超过1.5亿元。

在财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李玉忠仍然占资用于改善生活,是否属于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2021年12月、2022年3月,贝利特化学进行了两次股权融资,财务状况才明显改善。

估值一年零三个月飙涨20亿

在股权融资过程中,贝利特化学也有异常之举。

李玉忠、孙敏夫妇并非贝利特化学的创始人。招股书显示,2003年12月,张旭平、赵卫星、张延平和赵敏四人共同出资398万元设立贝利特有限前身神马化工,至于此后李玉忠夫妇是如何上位的,招股书并未详细披露。目前,四名创始人均未出现在股东名单中。

2015年,贝利特化学股改,股东变成贝利特投资及赵黎明。这一股权结构保持至2018年。

2020年开始,贝利特化学发生了七次股权转让、四次增资。

2020年7月,公司报告期内第一次增资,新增股东深创投、红土邕深、任海军和唐加辉认缴,运帷文化委托任海军代持公司45249股股份;段磊、徐九庆委托唐加辉认购公司股份,唐加辉为段磊、徐九庆分别代持公司75415股、70000股股份,增资价格均为6.63元/股,此时公司估值为6.33亿元。

2020年10月,报告期内第二次增资,科金创投(SS)以147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新增股本221.72万股,增资价格为6.63元/股。

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报告期内第二次、三次股权转让,两次股权转让实则是贝利特化学对股东进行股份补偿。因为2019年、2020年未完成业绩对赌的目标,将深创投、红土邕深、科金创投等投资者的增资入股价格下调至4.70元/股,差价部分由控股股东贝利特投资以股份形式补偿。奇怪的是,两次补偿时间相隔11个月。

2021年12月,贝利特化学第三次增资,德清小伙伴、滕华卓越、炬华联昕、兴银伍号以9.20元/股价格认购公司股份,此时,公司估值约为9.70亿元。

2022年3月,代持股权还原,运帷文化退出,将其所持股权转让给贝利特投资。

当月,贝利特化学再次增资,前海基金、中原前海基金、易合贝利以9.20元/股的价格认购,此时,公司估值为10.97亿元。

2023年6月26日,贝利特化学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7.69亿元,发行股份不超过3983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据此计算,发行估值为30.76亿元。

这意味着时过一年零三个月,贝利特化学的估值飙涨了近20亿元。

报告期的股权变动有两处明显异常。2020年7月,在机构增资价格为6.63元/股的情况下,公司时任董事盛理峰清仓转让所持271.50万股股份,转让价格为2.21元/股,这一价格约为增资价格的三分之一。盛理峰为何要廉价清仓?

2022年12月,在贝利特化学递交上市申请半年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由控股股东贝利特投资向员工持股平台云鼎众联转让209.05万股股份,转让价格为2.21元/股。这一价格,仅约为9个月前投资者增资价格9.20元/股的24.02%。

云鼎众联的股权结构中,除了李玉忠、吴敏、李子剑外,还有高管顾自安、王金华、张登魁等19名核心骨干员工。

IPO前超低价股权激励,并未见招股书披露考核要求,市场对此质疑,贝利特化学在进行利益输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