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多家上市銀行高管及重要股東真金白銀增持自家股份。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9月份以來,已有西安銀行交通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四家銀行獲得高管或重要股東增持。其中,江蘇銀行(600919.SH)在近半個月內已獲得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江蘇交通控股、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等三家股東增持。

事實上,近期市場利好政策頻出,疊加宏觀經濟穩步復甦,機構對於A股銀行板塊估值修復依舊持樂觀態度。

而作爲優質區域城商行的代表,江蘇銀行年內業績表現頗爲亮眼。2023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88.43億元,同比增長10.64%;淨利潤170.2億元,同比增長27.2%。與其他同行相比,2023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在上市銀行中居於首位,營業收入增速在42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五。

四家銀行獲高管及大股東增持

在“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總基調下,多家上市銀行高管及重要股東增持自家股票,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僅在今年9月份以來,就有包括西安銀行、交通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四家銀行獲得高管或重要股東增持。

其中,9月4日和6日,西安銀行兩次公告,該行董事會祕書石小云、副行長赫勇在今年9月1日至4日期間分別增持該行股份7萬股、6.53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0.0016%、0.0015%。9月5日,西安銀行職工監事馬莉也增持該行股份1.5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0.003%。

9月7日,上海銀行公告,該行高級管理人員分別於2023年9月6日至9月7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上海銀行A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6.09元至6.14元。其中,上海銀行副董事長、行長朱健買入12.7萬股,執行董事、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施紅敏買入10.2萬股,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副行長汪明、董事會祕書李曉紅分別買入11萬股、10.1萬股、2萬股,上述高級管理人員承諾將上述所購股票自買入之日起鎖定兩年。

此外,九月份,交通銀行零售與私人業務部門的業務總監林驊兩次增持該行共計2.5萬股,成交金額13.85萬元。

除了高管增持之外,江蘇銀行則是獲得大股東的增持。9月7日,江蘇銀行公告,該行股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於2023年8月14日至2023年9月6日增持該行股份6859.74萬股,佔該行總股本比例 0.40%。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是江蘇銀行近半個月內第三次獲得重要股東增持。此前的8月31日晚間,江蘇銀行披露,該行股東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於2022年5月26日至2023年8月31日增持該行股份 9986.86萬股,佔該行總股本比例0.613%。

9月4日,江蘇銀行再次公告,該行股東江蘇交通控股於2023年8月14日至2023年9月4日增持該行股份9812.31萬股,佔該行總股本比例0.60%。

上述增持完成之後,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江蘇交通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分別持有江蘇銀行5.51億股、11.36億股、2.77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3.379%、6.96%、9.06%。

降準等政策利好提振市場信心

認可自家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成長價值,是上述股東主動拿出真金白銀增持的核心原因。

事實上,近期市場利好政策頻出,疊加宏觀經濟穩步復甦,機構對於A股銀行板塊估值修復依舊持樂觀態度。

特別是9月14日,人民銀行宣佈決定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多家機構認爲央行及時降準呵護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穩增長組合拳持續發力,銀行基本面改善預期加強。

此前,長江商報記者統計,2023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95萬億元,同比增長0.5%;歸母淨利潤1.09萬億元,同比增長3.45%。截至2023年6月末,42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額超過273.6萬億元,貸款總額超過156.74萬億元。

數據顯示,A股42家上市銀行中,27家銀行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增長,37家銀行實現淨利潤增長,佔比分別爲64.3%、88%。

值得關注的是,區域性銀行表現依舊十分亮眼。以此次獲得重要股東增持的幾家銀行爲例,2023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88.43億元,同比增長10.64%;淨利潤170.2億元,同比增長27.2%。與其他同行相比,2023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在上市銀行中居於首位,營業收入增速在42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五。

截至2023年6月末,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0.9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上市七年來逐年下降;撥備覆蓋率378.09%,上市七年來逐年提升。

此外,2023年上半年,西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24億元,同比增長5.24%;淨利潤13.33億元,同比增長8.6%,也高於板塊整體業績增速。

開源證券劉呈祥認爲,下階段更加看好優質區域性銀行與股份行估值修復,尤其在居民信用改善+信貸資產價格企穩情況下,經濟或穩步復甦,區域景氣度將發揮更大效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