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行業加速洗牌,但是在新的房地產政策下,依然有房企紛紛大筆拿地進軍。

近日,又一地塊被超過百億的價格拿下,而此次被拿下的地塊是廣州海珠區上湧果樹公園北側地塊,被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海地產”,00688.HK)以總價127.9億元拿下。而這也是近期中海地產近期第二次花費超百億元拿地,上次是在6月底的時候,以超過百億的價格拿下了圳灣超總地塊,而當時這塊地是125.32億元,溢價15%拿下的。

作爲房企行業中的一員,如今的中海地產感覺並沒有受到恒大和碧桂園出現問題的干擾,依然在紛紛花錢拿地,尤其是如今還改變了以往保守的形象,積極拿地。

01

在整個房企行業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下,而中海地產卻依然在大手筆的花錢拿地。

像是近期拿下的上湧果樹公園北側地塊,是位於廣州海珠區的核心腹地新港西板塊內的,而處於地理位置優越的它,在拍賣的時候,起拍價也非常高,高達111億元,起拍樓面價30575元/平方米。

最終,經過了85輪競價後,被中海地產以127.9億元的價格拿下了這塊地,當時在這塊地進入搖號的時候,有十餘家房企進入競爭,包括中海地產、廣州地鐵、珠實、華髮、保利、招商、中鐵建等國央企,最終被中海地產高價拿走,而按照成交價來算,這塊地的樓面價已高達5.22萬元/平方米(扣除政府性統籌用房及回遷安置用房)。

今年,這已經是中海地產第二次超過百億拿地,在6月底,還以125.32億元拿下了深圳的深圳灣超總地塊;另外,當時還拿下了另外兩塊地,分別是廈門的大唐中心地塊,總價63.2億元、溢價14.91%;合肥包河地塊,總價20.37億元,溢價率14.86%。

而今年中海地產在上半年的拿地投資已經在整個房企行業前三,光是購地的總價超過414億元,新增的土地儲備16宗,而新增總貨值人民幣717億元。並且,今年以來,中海地產拿地的城市都是高能級城市,其中80%都是位於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包括北上廣深,還有成都、杭州等新一線城市在內。

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想要拿地那麼如今要有充足的資金纔行,而中海地產如今在整個房企中,算是非常有錢的存在了,上半年的財報顯示,當時還手有現金1142億元,佔總資產的12.4%,在手現金佔總資產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0%以上。

而且,中海地產比起很多房企的負債要低的多,在中期財報上,中海地產的資產負債率爲58.3%,全口徑借貸比率爲37.7%,負債率處於行業最低區間,總借貸爲2515.5億元,淨借貸比率維持於37.7%的行業低水平,算是在保持“綠檔”房企中難能可貴的。

02

作爲房企的一員,中海地產憑藉較高的毛利率,一直在業內有着“利潤王”的稱號,但是,哪怕是再穩健,這幾年房地產行業的衝擊,也對它造成了影響,這幾年盈利能力不斷下降。

在疫情之前,中海地產的毛利率每年都維持在30%以上的水平,而淨資產收益率也有15%以上。從2012年到2021年10年中,年均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超過40%,股東應占溢利多次位列全行業第一。

但是,2022年的時候,中海地產的營收和利潤雙降出現了,整個行業的影響終於也讓它感受到了,毛利率的走低讓公司的利潤端更加承壓。公司在2022年營收達到了1803.2億元,同比下降25.56%;銷售毛利率僅爲21.29%,同比下降2.25%,已經低於華潤置地、保利發展等頭部房企同期毛利率。

而且,從2020年開始,中海地產的歸母淨利潤都在下降,分別是439.04億元、401.55億元、232.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5.49%、-8.54%、-42.06%。2022年也創下了公司近年來最大的歸母淨利潤暴跌的紀錄。

今年開始,中海地產的拿地速度也比以往快了很多,但是哪怕是拿地的速度加快,而在上半年的財報上,中海地產的業績並沒有變好,業績依然雙降,上半年營收891.6億元,同比減少14.10%;歸母淨利潤134.9億元,同比減少19.43%;核心歸母淨利潤138.2億元。

而且,作爲一家房企,中海地產在地產開發方面的佔比依然佔到業績的97%,不像很多頭部房企的物業管理和商業地產方面發展的好。

所以,曾經以高毛利率聞名業內的房企,但是在銷售端依然沒有進入房企第一梯隊,而受到行業下行的影響下,中海地產盈利能力下降,要重新開發新的增長點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