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金價就600多元一克了,最高到過615元/克,這兩天還跌了一些。”9月18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鄭州一六福珠寶門店看到,店內實時顯示的999足金金飾價格爲609元/克,投資金條價格爲549元/克。

店員稱,這一價格還未包括製作工藝費用。以店內一條約5克的金項鍊爲例,加上每克近百元的工費,消費者實際支付價格要在3500元以上。

不僅六福珠寶,18日在鄭州市場,多家品牌金飾飾品報價都達到了創歷史高點的600元/克以上,以周生生爲例,18日足金飾品報價爲610元/克。

國內黃金零售價格處於歷史高點之時,國際貴金屬價格則維持了震盪格局。自今年8月高位回落後,國際金價維持在2000美元/盎司下方。上週倫敦現貨黃金先抑後揚,較前一週上漲0.22%至1923.57美元/盎司;現貨白銀表現則更弱,較上週上漲0.32%至23.027美元/盎司。

“金價零售價格超過600元/克,但實際上國內黃金現貨實物價格在477元/克左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國內黃金飾品的熱銷。”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金屬總監、貴金屬資深研究員展大鵬表示,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54.88噸,同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368.26噸,同比增長14.82%。

“這也意味着國內黃金現貨出現一定緊張情緒。另外,今年以來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呈現震盪上揚態勢,相比海外金價有一定溢價,因此從投資屬性出發也可以理解國內金價的熱銷與升水。”他說。

金源期貨也分析,因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維持強勢,壓制國際貴金屬價格走弱。雖然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扭轉貶值態勢,但在央行收緊黃金進口配額傳聞下,國內金價持續在走強,並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爲178.6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產3.91噸,同比增長2.24%,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139.97噸,有色副產金完成38.63噸。另外,2023年上半年進口原料產金65.4噸,同比增長17.5%,若加上這部分進口原料產金,全國共生產黃金244噸,同比增長5.93%。

消費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爲554.88噸,同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消費368.26噸,同比增長14.82%;金條及金幣消費146.31噸,同比增長30.12%;工業及其他用金40.31噸,同比下降7.65%。

國內黃金消費熱潮,能否支撐金價強勢上行?

“當前黃金看多的邏輯在於美聯儲未來將轉向降息,所以隨着美經濟數據表現偏差和通脹數據下滑,金價均表現偏強,但實際上,無論從經濟和通脹數據還是美聯儲表態來看,美聯儲對未來加息預期始終搖擺,真正結束加息週期的時間節點並不確定。”展大鵬認爲,目前9月暫停加息概率上升至90%以上,但11月再次加息的概率也上升至50%左右,也就是市場可以去定價9月暫停加息,但後面仍面臨11月可能再次加息的利空風險,這種情緒導致了以美元計價的黃金上漲的不確定性。另外,從海外主要黃金ETF持倉出現連續減倉動作也可以看出來,海外投資者對金價前景有所搖擺。

展大鵬認爲,美聯儲9月暫停加息的概率幾乎確定,但11月再次加息概率隨之上升,如果後期能得到9月通脹數據的驗證,則會更加明確,因此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尚存一定的利空因素。對於後期走勢,首先要關注美元指數表現,近期美元指數再次表現強勢不具備可持續性,若後期衝高回落,有利於金價企穩;其次關注市場何時去定義11月再次加息的風險,這點不利於金價上漲。對於國內黃金而言,市場多數投資者已然關注到國內金價的溢價表現,我認爲當市場產生一致性預期之時,不合理價差往往並不持續,不宜追高參與。

金源期貨認爲,鑑於美國經濟和通脹的韌性很強,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時間將會比市場預期的更長,當前貴金屬的階段性調整尚未結束。近期金銀價格走勢外弱內強,內外盤價差持續走闊創歷史新高。上週五國內金銀價格衝高回調,外盤金銀出現一定反彈,內外盤價差有迴歸的跡象,預計本週內外盤價差可能會繼續縮小。

福能期貨則分析,當前國內現貨資源偏緊,中秋、國慶長假期催化婚慶需求或帶動黃金首飾需求持續釋放,加之人民幣貶值引發的避險需求等因素共振,短期滬金或偏強運行。目前可適當逢低配置底倉,等待美聯儲被動開啓降息週期後,黃金或有長期上漲的趨勢。

(原標題《金飾零售價已破600元/克!什麼原因?投資黃金還能買嗎?專家這麼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