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9月17日,巴拉圭財政部長卡洛斯·費爾南德斯(Carlos Fernandez)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在拉美的投資正在取代美歐,巴拉圭願意與任何中國投資者對話。

“我願意與任何想在巴拉圭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的中國企業家交談,我們對所有人開放。”

費爾南德斯還表示,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投資正在取代美國和歐洲,他提醒美國應在巴拉圭等拉美地區的投資中發揮更大作用,否則會有其他人取代美國的位置。

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卡洛斯·費爾南德斯接受採訪。視頻截圖

巴拉圭是臺灣當局在南美洲所剩的唯一“邦交國”,也是僅剩所謂的“邦交國”之中面積最大的。據中國外交部網站介紹,巴拉圭國民經濟以農牧業爲主,工業基礎薄弱,是拉美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當前,通脹、債務、就業等問題纏繞着這個南美國家的經濟。2022年,巴拉圭國內生產總值僅有419.35億美元,通脹率高達8.1%。

去年,巴拉圭政府赤字增長到GDP的3%,過去四年的平均增長率跌至0.7%,絕對貧困率也在上升。

與此同時,巴拉圭的三個鄰國——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主要貿易對象中都有中國,國際貿易正在助力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實際上,中國是拉美多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採礦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的主要投資者。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巴拉圭國內經濟陷入困境,鄰國卻從同中國做生意中受益,巴拉圭終於繃不住了,於是有了費爾南德斯在上述採訪中的表態。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中國同巴拉圭貿易總額爲19.79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額18.95億美元,進口額0.84億美元。巴經濟主要依賴牛肉及大豆出口,中國大陸是其最大肉產品進口地。

然而,巴拉圭卻是臺灣當局在南美洲所剩的唯一“邦交國”。臺當局固守這一層關係,正在越來越拖累巴拉圭發展。

一方面,臺灣地區給巴拉圭帶來的經濟回報正在降低。臺灣地區對巴投資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4年,巴維持對臺“邦交”相當於年均損失GDP的1%。

此外,臺灣地區的市場體量對巴拉圭的經濟需求來說已是杯水車薪。2021年,臺灣地區和巴拉圭之間的貿易額雖然達到了創紀錄的1.96億美元,但只佔當年巴拉圭貿易總額的不到1%。

今年7月,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訪問”臺灣地區,試圖爲巴經濟解困,但似乎收效甚微。

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今年7月,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訪問”臺灣地區 資料圖

不僅如此,巴拉圭與臺灣地區的“邦誼”也已岌岌可危。媒體前不久曝出,由臺方2018年開始出資援助巴拉圭建設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實際上是一所“空殼大學”,“臺灣援助資金可能被騙了”。

迫於壓力,臺外事部門出面稱這是“網絡不實信息”,但也不得不承認,“實體校舍尚待興建”。

另一方面,與臺灣地區的“邦交國”關係,對巴拉圭與中國貿易往來造成了實質影響。

巴拉圭長期通過烏拉圭對華開展轉口貿易,嚴重損害着巴農產者利益。在今年的大選中,巴反對派候選人阿萊格雷就曾表示,與臺灣當局維繫所謂“邦交”,導致巴拉圭的黃豆與牛肉難以出口至中國大陸,並承諾如果他當選將同中國建交。

另一名總統候選人庫巴斯也表示,巴每年出口數十萬噸肉類,急需打通中國這個巨大市場。庫巴斯還宣佈支持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巴拉圭有識之士認識到,與中國建交既是大勢所趨,也是該國發展的真正出路。

早在巴拉圭大選結果出爐之前,曾任巴財政部與工商部首席顧問的學者費爾南多·馬西就在今年4月斷言,無論誰贏得本屆總統大選,巴拉圭遲早會與北京建交,因爲巴拉圭需要中國市場。

費爾南多表示,與中國建交將爲巴拉圭帶來潛在的重大經濟收益。巴拉圭不僅能增加出口,還可以出口更高價值的產品,尤其是他們具有競爭優勢的商品。

他認爲,這一轉變還將爲該國的投資多元化創造機會,併爲與中國達成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掃清道路。“中國是世界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巴拉圭不能缺席中國市場。”

在4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巴拉圭關係研討會上,與會的巴專家學者也一致認爲,巴拉圭需要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把握當下機遇推動國內經濟轉型發展。

今年3月,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正式宣佈與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同中國大陸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洪都拉斯榜樣在先,巴拉圭何去何從,應該越來越清晰了。

就巴拉圭與臺灣地區關係相關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年7月曾指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相信有關國家遲早會認清國際大勢,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的決定。”毛寧表示。

此前報道

44歲培尼亞當選巴拉圭總統 臺媒:鬆了一口氣

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執政黨紅黨候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勝出

巴拉圭總統大選結果當地時間4月30日出爐,執政黨紅黨候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勝出,而此前在選戰中表示一旦當選就與中國大陸建交的“爭取新巴拉圭國家共識”候選人阿萊格雷惜敗。根據巴拉圭選舉法院的初步結果,培尼亞獲得約43%的選票,領先阿萊格雷大約15個百分點,後者獲得近27.5%的選票。

按照巴拉圭憲法,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當選總統培尼亞現年僅44歲,曾在巴拉圭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工作,2015年至2017年擔任巴拉圭財政部長。具有豐富的財經工作經驗被認爲是他當選的重要加分項。這顯示巴拉圭國民更關注經濟議題。此外,培尼亞所在的黨派在過去70年中僅有一次丟失總統寶座,政根基較爲穩固。

培尼亞當選臺當局鬆口氣?爲時尚早

選舉結果出來後,島內媒體多以“鬆一口氣”進行報道,稱臺灣與巴拉圭關係的期末考“暫時過關”。當前,巴拉圭是臺灣在南美洲僅存的一個所謂“友邦”。培尼亞宣佈勝選後,臺當局在第一時間表達了祝賀。臺外事部門稱,臺當局正副領導人蔡英文和賴清德都對巴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表達了祝賀,並再次談到所謂“民主、自由等共享價值”。臺外事部門稱,臺灣將繼續與巴拉圭新政府深化合作與交流。

不過臺灣資深媒體人羅友志說,巴拉圭現在看起來好像保下來了,但下判斷顯然還早。

“你要看巴拉圭這個執政黨,執政幾年啦,一甲子以上了。但這一次很多西方媒體都認爲,這個在野黨‘似乎有希望’。我跟你講,光有希望就可怕了。”羅友志說,“所以巴拉圭這一次(選舉),纔是危機的開始。”

分析:巴拉圭需要更廣闊的農產品消費市場

現實問題是,雖然臺灣不斷向巴拉圭派出貿易代表團、努力採購更多商品,但臺灣可以進口的商品量有限。2021年臺灣和巴拉圭之間的貿易額雖然達到了創紀錄的1.96億美元,但卻只佔當年巴拉圭貿易總額的不到1%。巴拉圭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爲390億美元,農業在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依賴大豆和牛肉的出口。而中國大陸是一個超級消費市場。

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農業在巴拉圭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實際上,一些境外媒體將“對臺關係”視爲巴拉圭選舉的焦點,這顯然是失焦。起因是中左翼的在野黨候選人阿萊格雷今年1月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若當選將重新審視與臺灣的所謂“邦交”關係。阿萊格雷認爲,巴拉圭並未從與臺灣的關係中獲得足夠的利益,而巴拉圭的主要農產品大豆和牛肉需要中國大陸的市場。

在選舉初期,阿萊格雷和培尼亞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阿萊格雷還曾一度領跑,因此有聲音認爲巴拉圭政壇很可能要“變天”。這種猜測實際上也有一定道理,今年3月,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與臺灣斷絕外事關係,去年該國總統候選人卡斯特羅也是在競選期間就拋出外交轉向的想法。也有觀察指出,目前巴拉圭已經是南美洲唯一一個與臺灣地區保持官方聯繫的國家,因此在面對蔡當局和美國時的“議價權”更高。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制裁了巴拉圭大選的一位候選人,這被認爲是嚴重干預了該國的選舉。

臺灣“最大邦交國”,繃不住了

執政黨紅黨候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勝出

培尼亞面臨嚴峻挑戰

候任總統培尼亞面臨嚴峻的執政挑戰,貪腐和社會問題盤根錯節。培尼亞以他在財金系統的豐富工作經驗爲招牌,在競選期間承諾將創造50萬個工作機會,提供免費幼兒園、降低燃料和能源價格,同時將消除官僚作風、發展國內經濟、增加稅收等等。但要兌現這些承諾,必須發展經濟。

巴拉圭《國家報》4月11日報道,像拉美地區的許多國家一樣,巴拉圭陷入了低生產率和非正規化發展,要解決生產的結構問題必須找到新的發展動能,開拓更大市場,尋求更穩定的投資。而同爲“南美洲共同市場”機制成員的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都與中國簽署了投資貿易協定,但巴拉圭卻因爲沒有與中方建交而錯失機會。這進一步增大了烏拉圭的發展壓力。

曾任巴拉圭財政部與工商部首席顧問的費爾南多·馬希在選舉結果發佈之前表示,無論這次誰當選,巴拉圭遲早都會與中國建交。他說,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拒絕中國是不明智的,他反問:“你能想象有個國家不與歐盟或者美國建交嗎?”他引用自己在巴拉圭國家機構的工作經驗表示,該國沒有興趣參與大國之間的競賽,並認爲,與中國建交不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

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志偉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巴拉圭國內的商界、學界,對華關係都給予了非常高的期待。這次選舉的兩個主要候選人,包括最終勝出的紅黨候選人培尼亞,在談到對華關係的時候,也講到中國大陸市場的潛力。周志偉認爲,中國大陸的經濟,不管是對巴拉圭也好,對整個南美洲,對全球經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利好因素。執政黨在這次選舉中繼續獲勝,未來對華的關係,也可能會出現明顯調整的跡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