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在產品規劃方面,廣汽集團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及節能汽車的佔比。”919日,在廣州舉辦的2023汽車碳中和峯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演講時指出,從中長期來看,爭取在2030年全集團整車銷量超475萬輛,新能源汽車佔比超過60%

根據規劃,廣汽集團計劃在“十四五”末期,實現全集團整車產銷365萬輛,新能源汽車佔比超25%,其中自主品牌“雙子星”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全面實現電氣化。馮興亞指出,這一佔比實際有望超過30%

快報顯示,1-8月,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約155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33.6萬輛,同比增長96.64%。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整體比重已超過20%

燃油車整體下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加速上行。1-8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29.94萬輛,同比增長97%。目前,廣汽埃安已經在6-7月連續實現盈利。同期,廣汽傳祺銷量達25.87萬輛,同比增長10.60%。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ES9E8兩款PHEV車型,也進一步佈局新能源產品矩陣。

不過,眼下“兩田”難以止跌依然是廣汽面臨的最大挑戰。今年前8月,公司銷量出現2.34%的下滑。負增長的根源來自日系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廣汽豐田銷量分別下降超20%10%

上半年,廣汽集團在合併口徑營收同比增長27.16%的背景下,淨利潤卻下滑48.42%。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此前表示,業績下滑,由於廣本、廣豐在新能源方面的轉型有一定程度的滯後。

馮興亞指出,公司將打造更深度的低碳產業鏈和綠色供應鏈,覆蓋產品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多個環節,而不只是整車環節。例如在產品研發環節,將探索多能源結構的產品,在三電核心技術上,包括混合動力技術、氫燃料電池、氨發動機、氫燃料發動機、V2G車網互動技術等方面持續發力,並設立原材料、零部件、整車在生產、使用和各環節的碳排放指標。

“在生產製造環節,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將於2023年底實現零碳排放,成爲廣汽旗下的首個零碳工廠。”馮興亞提到,截止2022年底,全集團已經投入使用光伏發電裝備合計達到102萬平方米,年發電量接近1億度;並通過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發揮整車廠的牽引作用,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的上下游加快綠色轉型。

此外,在銷售服務環節,集團規劃建立10家零碳特約店和銷售店維修中心,探索建立車主個人的碳賬戶以及碳積分的開發和交易。這樣一來,也將汽車用戶納入雙碳生態中。

爲了尋找新的增長點,廣汽將觸手伸向能源領域。馮興亞表示,將推動研發和設計自主的儲能系統,進軍儲能市場,最終通過自主研發、合資合作、投資併購等多種方式,來構建“鋰礦+基礎鋰電池原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及充換電服務+電池租賃+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鏈。

加速汽車產品電氣化,除了有新能源產品大賣的因素在內,也是出於雙碳目標的考量。“儘管從全產業鏈來看,電池的製造和回收的處理,一定程度會增加碳排放,但是相對於傳統的燃油汽車,電氣化車型在使用過程中,減排效果仍然具有相當的優勢。”馮興亞說。

麥肯錫研究指出,隨着新能源汽車全面普及,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也將從使用階段向生產階段過渡,重點落在汽車供應鏈的材料、零部件的生產上,預計到2025年電動汽車材料和製造環節碳排放佔汽車全生命週期的總排放量提升到45%,到2040年綠色能源成爲主導能源時,該比重將會達到85%

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未來水電、風電和光電的比重將會持續上升,但是清潔能源的供給容易出現過度的波動或者電力不足,能源轉型亦需要儲能來調節發電與負荷之間的不匹配。

馮興亞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在電力發展的過程中正成爲“移動的儲能單元”:“通過有序的充電,和V2G車網的互動,智能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換電站等新業務將以更智能的方式融入綠色能源網絡。”

他強調,圍繞“電+電池”來構建光儲充換能源補給網絡和電池循環的生態,爲新能源汽車提供快捷高效、綠色低碳的補能系統,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