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控股集团,0884.HK)全资附属公司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中国)旗下“21旭辉03”债券获得2个自然月宽限期,展期方案未获得通过。同时,因票据追索权纠纷,旭辉中国首次新增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353.24万元,立案日期为9月14日。

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频出状况,旭辉控股集团本身也麻烦缠身。2022年11月,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停止兑付一笔4.14亿美元的美元债本息,官宣“爆雷”。截至目前,公司已实质违约2只债券,已实质违约债券余额37.45亿元。

另一方面,旭辉控股集团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4.32亿元,同比下降456.69%;资产负债率达77.1%,存有业绩下跌和偿债压力。

针对上述情况,发现网向旭辉控股集团发送采访函请求阐释,但截至发稿前,旭辉控股集团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21旭辉03”未获展期,旭辉中国新增被执行人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旭辉控股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开发中高端精品住宅为主营业务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总部设在中国上海,为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于一体的全面性房企。

9月15日,旭辉中国称,公司公开经过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2023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结果。针对“21旭辉03”增加宽限期、调整兑付安排等问题,会议结果为,“21旭辉03”获得2个自然月宽限期,而《议案2:关于调整本期债券兑付安排、增加增信保障措施的议案》未通过。

此前旭辉中国就“21旭辉03”于8月30日至8月31日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申请将“21旭辉03”的兑付日调整至2026年9月14日,安排于今年9月至2026年9月分期偿还本金及对应利息。截至9月15日,“21旭辉03”持有人会议已六次延期。

公开资料显示,“21旭辉03”的起息日为2021年9月14日,到期日为2025年9月14日,期限为4年,余额为18.7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21旭辉03”的展期方案未获得通过,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债权人对于旭辉中国的信心不足。这种情况下,已经展期的“21旭辉03”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兑付,之后也未能成功展期,将有可能构成实质违约。

同时,因公司债券纠纷问题,旭辉中国首次成为被执行人。企查查显示,近期旭辉中国因与天津正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绿明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生票据追索权纠纷,新增被执行人案件,新增被执行总金额353.24万元,立案日期为9月14日。

2022年起,旭辉中国涉及的司法案件数目飙升到39件,其中公司为被告方的案件为31件;截至9月18日,2023年公司共涉及101件司法案件,其中公司为被告方的案件为95件。

附属公司名下的债券正寻求对方债权人展期的同时,截至目前,旭辉控股集团名下共11只债券,已实质违约2只债券,已实质违约债券余额37.45亿元。随着旭辉控股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的债券展期、违约数目增加,“旭辉系”的信誉必定会受到极大影响,更不利于之后的债权融资。

上半年亏损130.49亿元,销售额大幅缩水

身为旭辉控股集团旗下重要附属公司的旭辉中国近期在努力寻求债券展期,而旭辉控股集团本身也早已出现较大的票据兑付压力。

2022年11月,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停止兑付一笔4.14亿美元的美元债本息,同时暂停支付公司境外融资安排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官宣“爆雷”。

近期旭辉控股集团在努力回笼资金。9月12日,旭辉控股集团间接持股99.6%的子公司北京旭科与路劲间接持有的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隽投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北京隽投以2.95亿元的价格收购旭辉控股集团持有北京旭科持有的北京顺和51%的股权。截至今年7月底,北京顺和的经审核资产净值约5.42亿元,其唯一业务为开发及销售北京顺义项目。

业绩方面,自从旭辉控股集团“爆雷”,公司业绩由盈转亏,2022年,旭辉控股集团未经审核的营业收入为474.4亿元,同比下降56%;股东权益应占年内利润130.49亿元,同比下降271.41%。

自3月31日起,旭辉控股集团停牌至今。9月4日,旭辉控股集团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1-6月净利润为-68.81亿元,同比下降377.06%,其中归母净利润为-64.32亿元,同比下降456.69%。

旭辉控股集团表示,受2023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情况不佳影响,集团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下跌;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引致汇兑亏损;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业绩下降。

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旭辉控股集团的公司总资产为3382.02亿元,总负债为2607.5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7.1%。

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公司的销售情况持续走低。旭辉控股集团2023年8月的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告显示,1-8月,公司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511亿元,同比下降45.81%;合同销售面积约361.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7.55%。

鉴于当前情况,旭辉控股集团已通过提振销售、金融合作、精简人员等多种方式积极整改及补救。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表示,若未来旭辉控股集团的销售情况持续未能好转,盈利持续未能恢复为正,则将可能对公司的偿债能力形成重大影响。

旭辉控股集团及旗下附属公司何时能解决债券展期、违约问题?公司的销售情况何时能得到缓解?发现网将持续关注。

(记者罗雪峰,财经研究员高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