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佳都科技9月20日在上證路演中心南方基地舉行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多位與會高管和投資者就公司業務前景、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現狀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總體來看,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雖然下降,但智能化產品毛利仍保持逐年上漲態勢,同時公司聚焦“AI+大交通”賽道,已形成有梯次的增長業務。

智能化業務毛利逐年提升

佳都科技財務總監陳慧君介紹,佳都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15億元,同比上升7.83%。主營業務方面,智能化業務和ICT分銷業務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11.66億元、13.48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爲46.37%和53.63%,其中ICT分銷業務爲公司傳統業務,毛利率爲6%左右,故拉低了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水平。公司的智能化業務爲行業解決方案+行業智能化產品,近五年的行業智能化產品(自研產品)的平均毛利率爲63.4%,且有逐年上漲的趨勢,反映出近年來公司加大在產品研發端的投入逐漸成效。

對於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的情況,陳慧君解釋稱,主要原因爲上半年公司加快廣州“十三五”多條新建線路訂單的交付,在地鐵車站的交付過程中,硬件以及軟硬一體的設備將會先完成安裝,然後再進行軟件設備的安裝調試。“今年爲加快交付進度,前期交付多爲硬件設施或軟硬一體的設備,毛利率相對較低,隨着硬件設施的交付完成,高毛利的軟件類自研產品將會逐步安裝調試交付。”

有投資者擔心隨着一二線城市的新建地鐵紛紛被砍單,佳都科技未來幾年的軌道交通合同存在大幅縮水的風險。對此,佳都科技董事兼公司高級副總裁劉鋒回覆稱,近幾年受到經濟下行影響,部分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確實受到一些阻力,但根據國家“十四五”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所制定的目標,在可預見的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仍保持較高景氣度。

“隨着我國城市軌道新建、續建線路的項目逐年增長,在運營的線路設備逐步面臨智能化升級改造、更換、維修和保養服務,根據行業經驗,城市軌道交通運維支出佔總投資的 2%~3%,到 2027 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維市場規模高達 3360 億。”劉鋒認爲,總體來看,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平穩,所佈局的運維市場前景廣闊。

聚焦“AI+大交通”賽道

除了上半年公司業績情況和行業前景,更多的投資者關心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情況。

據佳都科技董祕趙捷介紹,近年來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公司近三年研發費用投入超過5億元,打造產品競爭力,形成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知識圖譜、數字孿生爲底層的技術體系,打造佳都產品矩陣,如:“華佳Mos地鐵智慧大腦系統”、“IDPS城市交通大腦”等行業操作系統級產品,並於今年7月發佈了行業級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

“產業生態方面,公司通過戰略投資,收購併購等方式打造產業生態圈:雲從科技(計算機視覺龍頭企業)、Unity中國(全球3D引擎設計龍頭)、思必馳(智能人機交互平臺)、睿帆科技等生態企業。”趙捷說。

佳都科技副總裁兼中央研究院執行院長周志文表示,公司聚焦“AI+大交通”賽道,已形成有梯次的增長業務。

首先,軌道交通業務作爲核心增長曲線,近十年總體保持增長,並且公司積極佈局智能運維、智慧節能等智慧地鐵新興市場。周志文表示,公司以自主研發的華佳Mos地鐵智慧大腦爲技術支持,對車站所有設備以及人員進行分析與監測,從而達實現智能運維,降本增效,加上本地化經營戰略所帶來的各城市新增智能運維訂單,爲未來公司該業務帶來類似於SaaS性質的持續性收入。

其次,智慧城市交通有望成爲佳都科技第二增長曲線。“目前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設與單車智能存在嚴重不匹配,爲儘早實現車路協同,乃至L3級別自動駕駛,道路智能化建設迫在眉睫,公司的‘IPDS’城市交通大腦在上海實現全市落地,實現了0到1的突破,打造全國標杆級交通大腦平臺產品,對後續在各省市的複製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周志文還認爲,AI大模型和城市數字孿生業務也有望爲公司未來打開增長空間。今年7月,公司發佈了佳都知行交通行業大模型,是國內較早發佈交通行業大模型的AI廠商,公司正充分利用技術優勢與客戶形成良好合作關係,通過軟件定義地鐵帶動智慧軌交新發展。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