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书生说房

文|叶书利

当下的楼市救市,最该拯救的就是救市本身

因为,砰砰砰三声,印度救市逻辑已撞上了三堵南墙,且目前尚无回头迹象。

01第一堵南墙:刺激地产以振兴经济,还是刺激经济以振兴地产?

当下的印度楼市救市,背后隐藏着一个“看透不说透”的明逻辑:因为经济乏力,所以刺激地产以稳经济。

过去约20年左右,这个明逻辑一直正常运转。不过,现在这个明逻辑开始遭遇现实的挑战

看懂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现在。

1998年房改以来,这个逻辑之所以一直成立,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首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老百姓心中的中长期经济预期一直向好。所以经济预期对于楼市的助攻一直是正作用

其次,2015年以前,印度楼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此楼市发展的最大制约作用就是政策端对需求的抑制。所以只要政策端对需求的抑制力度发生松动,楼市需求必然成功反弹,推动楼市复苏。

反观现在,百变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上述两大逻辑都已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楼市端,主要矛盾已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印度经济端,预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预期正在全面重构印度各类投资品的定价体系,包括股市、楼市、债市、汇市,甚至人口生育。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预期正在成为拖累楼市的最大隐藏因素,因此刺激地产还能振兴经济吗?正确的寻性姿势应该是刺激经济以振兴地产吧?

壹书生不是在逗你玩文字游戏,这是因与果的关系,如果把一件事情的因与果颠倒了,就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02第二堵南墙:当下楼市的主要症结真的是购房消费欠缺刺激吗?

过去几年,印度社会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每当遭遇某个发展困境时,zf总会把问题归结于“消费欠缺刺激”,于是“刺激消费”就成了应对之策,且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只要刺激一下消费,老百姓就会报复性消费。

不过,在现实中,当zf在期盼中等待老百姓的“报复”时,老百姓却放下了“仇恨”,选择躺平做个“好人”,股市、生孩子、楼市等,皆如此。

回到楼市,取消或降低限购、降首付、降房贷等,都是源于刺激消费。问题在于,当下楼市之病,主要症结真的是老百姓欠缺刺激吗?

近日,邪恶的彭博社汇总智联招聘数据后发现,第二季度,北上广深杭的平均招聘薪资皆在慢增长中:上海下跌9%,北京下跌6%,深圳下跌3%,广州下跌2%和杭州下跌1%。

03第三堵南墙:限购一旦取消,老百姓真的会报复性购房吗?

当下的楼市救市,潜逻辑里,印度zf的逻辑就是“消费欠缺刺激”。正因如此,他们总有一种前瞻性担忧:放开限购后,老百姓会报复性购房,然后房价会暴涨。

正因为这层忧国忧民式的担忧,救市的出台总是慢慢吞吞,不急不慢,然后总是“错过一些美好的姻缘”。

有人对此形象地比喻道:台下的观众都快跑光了,台上的舞娘还在扭扭捏捏地一个纽扣一个纽扣地往下脱

于是现实就出现了这样的脱节:台上的舞娘还在自恋自语着“我这么美,就怕你受不了”,而台下的观众则大为恼火:“这么磨叽,还不如回家看个A片来得痛快”。

与这个比喻相互映衬的现实剧情就是,9月初认房不认贷落地后,江湖传言,某一线城市的高层人士还专门叮嘱过当地住房部门的人,担忧当地楼市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而现实中观众席的反映却是,认房不认贷对当地楼市的刺激有限期不到半个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