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民經略

一輪公交“漲價潮”正在中國城市間湧動。

蘭州、廣州公交擬將告別“1元時代”,瀋陽公交70元月票(135次)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其實,不論是先前的商丘、保定公交“停運”風波,還是當前三座省會城市謀劃公交“漲價”,其背後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客運下降、成本漸升、補貼不足交織下的城市公交運營困局。

-01-

票價上漲

9月1日起,蘭州新區公交系統實行新票價標準。

“區域公交2元一票制;城鄉公交15km(含)以內線路3元一票制,15-20km(含)線路4元一票制,20km以上線路5元一票制。”

而此前,蘭州新區區域公交實行1元一票制,城鄉公交爲2元一票制。

除了蘭州新區外,蘭州還同時謀劃着一輪全域公交漲價行動。

9月8日,蘭州市城市公交票價調整聽證會召開,25名參會人中,超過半數(14人)同意了調價方案一。

雖然蘭州市發改委表態將結合聽證會結果進行方案優化,公交票價如何調整還未有定數,但蘭州公交從2003年起實行的1元1票制,大概率將步入尾聲。

同時大概率要告別公交“1元票價”時代的,還有中國一線城市——廣州。

8月17日,廣州就城市公交基礎票價優化方案舉行聽證會,15名參會人中,超過8成(13人)支持方案二,即全程營運里程小於或等於15公里的線路票價爲2元,大於15公里的線路票價爲3元。這意味着,廣州公交或將不再有“1元票價車”。

東北中心城市——瀋陽,也在籌劃公交漲價事宜。

而此番瀋陽公交票價調整的一大“靶心”,便是瀋陽實行了近20年的“通用月票卡”。

瀋陽公交通用月票卡曾被稱爲“國內最良心的公交月票”——每月70元,限一人使用,限乘車135次。但據票價調整方案徵求意見稿,瀋陽公交將取消通用月票卡,實行公交票價階梯式優惠,即每月乘坐常規公交累計支出70元以內的乘次,給予9折票價優惠;超過70元(含)不足120元的乘次,給予8折優惠;超過120元(含)的乘次,給予7折優惠。

據瀋陽市交通運輸局測算,此番調整對平均每工作日乘坐公交1.8次以下的乘客沒有影響,換言之,每個工作日乘坐公交上下班的乘客,都將承受通勤成本的上漲。

以每日公交通勤往返,且需換乘一次的乘客爲例(每個工作日需乘車4次、每月以22天工作日計算),原先,70元的通用月票卡足可覆蓋通勤需求,但若按照新票價方案,其每月乘車費用折後約爲145元,漲幅超過100%。

-02-

入不敷出

爲何蘭州、廣州、瀋陽三個省會城市,近期齊齊打算推進公交漲價?

歸其原因,不外乎三個字“差錢了”。

其實在此番謀劃公交提價之前,一份蘭州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9月下發的職工告知書,就已暴露了當地公交系統的財務困局。

因債務高企而無法獲批貸款的蘭州公交集團,爲解決欠薪難題,下發告知書讓員工自行貸款發薪——“用於解決2022年6-9月份職工工資的蘭州農商銀行‘金城E貸’定製貸款,由集團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並承擔按月結息、到期還本責任。”

“工資貸”一經曝光,輿論譁然。蘭州市國資委隨即成立風險化解小組,協調資金“輸血”蘭州公交集團。而後輿論風波漸息,但蘭州市公交系統的財務困局卻如包子張嘴——露餡了。

蘭州市發改委以2019-2021年客運數據爲樣本監審蘭州公交集團的運營成本,審覈結果表明,蘭州公交集團三年平均實際運營總成本爲12.97億元,完全單位運營成本爲2.13元/人次。

衝減財政補貼及其他收入後的定價運營成本爲8.75億元,單位定價運營成本爲1.44元/人次。這意味着,在現行的1元票價制之下,蘭州公交集團入不敷出。

同處入不敷出局面的,還有瀋陽公交行業。

爲闡釋公交調價的必要性,瀋陽公交大倒苦水,而備受市民好評的“通用月票卡”,更是瀋陽公交的“眼中釘”。

在瀋陽公交看來,“目前瀋陽市所有公交車輛均已升級爲空調車型,執行空調線路2元票價,但通用月票卡消費標準卻仍按照普通線路1元票價執行,遠低於當前空調車基礎票價,甚至低於學生卡、老年關愛卡的價格。”

當下,“公交行業處於入不敷出局面,成本倒掛嚴重,嚴重影響爲公衆提供基本出行服務”。

-03-

客流衰減

作爲基本性民生服務的城市公交系統,爲何會深陷入不敷出的困境?

持續衰減的客運量是一大核心原因。

據中國交通運輸部,中國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量自2014年達峯後(781.88億人),便步入了持續衰減的通道,而疫情更是使公交客運“雪上加霜”,至2022年,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量僅有353.37億人,不足巔峯時期的一半。

客運量較巔峯減去一半的同時,城市公共汽電車數量卻大幅增長。

在客運巔峯的2014年,中國城市公共汽電車數量共計52.88萬輛,而到了客運量大減的2022年,公共汽電車數量已增加至70.32萬量,較2014年累計新增17.44萬輛。

而更多的運營車輛,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運營成本。

此外,不斷提高的人工成本、燃料價格與購車價格,都使城市公交系統成本逐年增加。

廣州市財政局報告就曾透露,廣州公交企業運營成本逐年增加年均增速爲3.8%。而在成本增長項中,造成成本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工成本剛性上漲較快。

客流下降,成本上升,兩相疊加之後,城市公交系統運轉就常常處於成本倒掛的境地。

因而,財政補貼是公交系統維持運轉的重要支撐。

據廣州市發改委報告,2018-2020年度,廣州市公交最終覈定的年均單位人次營運成本爲1.25元/人次,而不衝減財政補貼的年均單位人次營運成本則爲4.28元/人次。

這意味着,廣州公交營運每人次獲財政補貼3.03元,約佔營運成本的7成。

此外,廣州公交行業的財政補貼資金需求還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2015-2016年度,廣州公交年均補貼金額爲37.87億元;2017年,補貼金額上升至43.85億元;而到了2018-2020年度,年均財政補貼已漲至49.94億元,對市財政資金造成較大的壓力。

而若遇經濟放緩、土地出讓遇冷、地方財政普遍喫緊階段,受地方政府財力水平約束的公交運營補貼支持力度就易發生偏移。

例如,商丘、保定公交停運的一大原因,就是遲遲未能到位的財政補貼。

固然作爲公共服務運營載體的公交,獲得財政補貼具有明確的社會效益——爲低收入羣體、老年人等提供了低成本的可達性;但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同時,如何提升財政補貼效率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行業專家、交通規劃師王園園指出,“過去快速城市化階段,公交線網的擴張、車隊規模、企業規模的增長都相對粗放”。

但基於目前的公交運營背景,通過技術手段“計算出相對經濟的車隊、人員、場站設施以及管理軟硬件投入規模”、“優化場站佈局,減少空駛”、“覈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標準”、“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管作用,促進企業提升生產效率”, 或是城市公交解決當下困境的方向。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