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發核電(002366)9月24日晚間公告,隨着合同糾紛已妥善解決,全資子公司德陽萬達已被移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今年6月10日融發核電公告,上市公司、一級全資子公司煙臺臺海瑪努爾核電設備有限公司、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臺海核能裝備有限公司、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萬達重型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已被移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過,今年7月8日,融發核電再度披露,由於陷入大冶市新冶特鋼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萬達重型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即“德陽萬達”)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本次融發核電最新公告,目前德陽萬達合同糾紛已妥善解決,對方向相關法院申請將德陽萬達移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經公司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公示信息顯示,德陽萬達已被移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融發核電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存在被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的情形。

對於被納入失信人名單事項,融發核電一度被深交所在2022年年報問詢函中“點名”,要求回覆納入失信人名單影響。

融發核電回應,經過司法重整後,公司及核心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出現明顯好轉,經營債務問題得到化解。

具體來看,由於上市公司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臺海核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陽臺海”)與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出現融資業務糾紛一案,德陽臺海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上市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對此償付義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故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022年12月23日,上市公司重整計劃以及煙臺臺海核電等三家公司實質合併重整計劃落地;重整計劃經法院裁定批准後,浙商銀行成都分行根據其自身需求,決定繼續對主債務人德陽臺海及其他擔保人進行追索,並向公司管理人申請暫緩領受償債資源;最終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同意向法院申請解除公司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融發核電前身爲丹甫股份,經過2015年重組後,變更爲臺海核電,系首個核電主設備製造業上市公司;受國家核電行業政策調控和金融去槓桿政策影響,臺海核電融資渠道受阻,資金鍊週轉不暢,開工率嚴重不足,整體債務危機和經營危機日趨嚴重,臺海核電2022年5月6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經過破產重整,2023年6月6日上市公司進而更名爲融發核電,實際控制人變更爲青島西海岸新區國有資產管理局。

去年融發核電淨利潤4.18億元,同比扭虧,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增長約五成,公司虧損1106萬元,同比有所減虧。其中,主要產品反應堆一回路主管道營收同比增長近5倍。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相關文章